第559章 皇太后的震惊 (第2/2页)
皇太后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毕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想到这里皇太后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母后您想多了,赵大人不是您想的那种官员,他在永宁镇的口碑是很好的。
朕一直就在考察他,他为官十八年来一直都是清正廉洁,他的俸禄全都拿来贴补穷苦百姓,就连夫人的嫁妆也都拿去用了。
这样的人,又怎么会被诱惑,又怎么会因为别人有成就了,就上门巴结的。
他们之间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尚书家的千金,在此女子大哥参军时,表明了心意,愿意等他回来。
这才促成了这门亲事,这个尚书的千金也是一个大家闺秀,从不会因为家里吃不好,自己穿不好而埋怨自己的爹爹,娘亲。
母后,您可能想不到,尚书上任前,他们一家三口都是住在衙门里,每天吃的都是青菜和清粥,馍馍。
您想,这样的官员,朝堂上有几个是这样的,除了皇兄是将自己饷银都拿去给军营了,其他哪有人做到。
这次也是因为,整个永宁镇有了很大的收成,加上百姓们得口碑又极好,所以朕才抓住了这个机会,让他出任户部尚书。
就在上任没有几天的时候,他便请旨出发前往各地了,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皇上是在有一次微服的时候,路过了永宁镇,看着身穿官袍,挽起裤腿的赵大人正在和百姓一起干活时,便对他留意了起来。
经过打听这才知道了,此人是永宁镇的地方官员,作为皇上,既然是微服出巡,他肯定也想要了解更多,看地方官员有没有为百姓做实事了。
这一了解才知道,这个官员是真正能做到爱民如子了,能将百姓的所有事情,都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完成,这不是每一个官员都能做到的。
从这时候起,赵大人一直都是他准备提拔的考察对象了,其实早就该提拔了,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和位置。
这一次做出了这么大的政绩,刚好可以填补户部尚书的空缺了。
由于盯着这个位置人太多了,若不是真的有过硬的政绩,只怕也是坐不稳的。
这次赵大人的政绩,刚好堵得那些盯着这个位置的人哑口无言。
“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官员啊,难怪他的管辖之地都是心善的人。
你还记得哀家前几年出去,途径一处时马车的马受惊了,被人救了,便是那里的百姓了。
这一晃就过去这么久了,确实没有几个地方官员能做到这一步的。
在一些平穷疾苦的地方,他们只会顾着自己哪里会管百姓的死活呢!
其实像尚书这样的地方官员也不少,只是奈何他们难以升迁,而这个难升迁不在乎皇帝。
而是在于他们的上司,若是他们升迁了,就会影响上司的政绩,因为有很多上司都是霸占了下级的功劳。
所以皇帝呀,想要改观这样的风气是不容易的,你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才行!”
皇太后虽然不理朝政,但她还得做了这么久的后宫之主,这些弯弯绕绕她怎么可能会不知到呢?
而这样的风气,也不是只在哪一个朝代存在,而是在历朝历代中普遍存在的。
“母后放心吧,您说的朕都明白的,这件事情朕会小心处理的,朕早就在做这方面的打算,只是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做。
而做这件事情的人,必须是完全的可靠,和值得信任的人才行,否则官官相护,就和没有做是一样的。”
这件事情皇上早就有了计划,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去做罢了。
“父皇,她的大哥真的娶了官家的女儿?还是如今上市的女儿?”
轩辕紫鸢的思绪还在慕容雪的大哥,和大嫂之间的感情之事呢!
“自然,这样的事情朕怎么能胡说呢!”皇上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若不是质疑他的,是他最宠爱的女儿,只怕早就要掉脑袋了。
其他人有几个脑袋和胆子,来质疑堂堂天子的,除非就是不想活的。
“那他们的感情呢?好吗?一个长期在军营,一个又在老家农村,经常见不到面,估计也不好过吧!”
轩辕紫鸢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就是好奇的问一下,若是直接问慕容雪怕也是不太好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人家小两口子感情很好,恩爱有加、琴瑟和鸣的,去年还生了一对龙凤胎呢。
而他们这双儿女的名字,还是那个奇女子给起的呢!”
说到这里,皇上的语气中透露着羡慕,毕竟他还从来没有生龙凤胎呢!这就是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