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种田) 第112节 (第2/2页)
这三老爷文不成武不就,现在也就捐了个闲职面子上好过,同时说在家打理庶务,可卿元斋这么大的生意又哪是他能插得进手的?还是老太太管着。崔管事和仇大掌柜也算是老太太的人,要说是没什么好犹豫的,直接报给老太太就好了。早先周老太太就最偏疼这个小儿子,现在知道了毅哥那还能不立刻接回去?
但问题也就在这里,那大老爷二老爷又岂是吃素的?如果四老爷还在,总是一母同胞,什么都好商量,可现在四老爷已经没了,就剩下这么一个从未谋面的大侄子,这到底愿不愿意接受这么个人还真不好说。而且,老太太到底年龄大了。
“我记得青茗的掌柜是二奶奶的娘家人?”崔管事沉吟了一下开口,仇大掌柜点点头。
“这些年你就没听他说过毅哥的事情?”
仇大掌柜摇摇头。
崔管事叹了口气:“据我所知,王家那姑娘后来的日子着实难过。”
仇大掌柜没有说话,两人心中都有惊异。早先私奔,瞒着家里避着躲着这是正常的,日子过成那样,就没有动摇过?特别是四少爷是因病去世,没钱治病的时候,就真没想过求救?他就在府城,一点风声都没听到,真不是有心人掩盖吗?
“我要回躺京城,这事不是信上能说明白的,我要见见老太太才行。”崔管事说着站了起来,仇大掌柜道,“你先别急,不如过两天跟我去趟青茗,当面试探一番。若他早先是真不知也就罢了,若是知道的话……还要再做打算,反正已经这么多年了,也不差这一天两天了,何况老太太总觉得小少爷一直活着,这要突然知道小少爷早就没了,还不知道怎么伤心呢。”
崔管事一怔,叹了口气:“你说的也是。”
而此时,倩姐同弘毅也初步商定了年后成亲。听弘毅那么一说,倩姐心中是好过了不少,可她不习惯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与其整日想着周家会如何,还不如她同弘毅早早定下,到时候周家有什么,他们接着就是了。
他们本是计划两年后成亲的,这突然提前,柳氏夫妻都是一怔,章文庆也就罢了,只是在心里感叹一声女生外向,柳氏却有些不能接受:“年后就要成亲……这也太赶了,你们房子还没准备好呢。咱们现在也还没回去,毅哥名下会有多少田多少人家,这都不知道,怎么成亲?不行不行。”
“房子娘不是给我准备了吗?先大体上收拾收拾能过得去就行。至于田地家人,这些更可以慢慢来,反正那些人也不过是为了他的身份,田地什么都有例子在那儿摆着,家人这种事更要好好挑拣,回去后就找谢中人介绍两个合用的不就行了?”
柳氏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旁边的弘毅,过来把倩姐拉到了一边:“你实话告诉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没什么啊,就是觉得早晚都是结,不如早结了。”
“不对,一定有什么事,莫不是……莫不是你同他已经有了夫妻之实?”说到后来眉头已经皱起,同时后悔自己对女儿实在太松散了,总想着她懂事,却忘了这男女之间是最不好控制的,两人又在一起住着一起吃着,这可不由给他们机会了?
“娘你说什么啊!”倩姐跺脚,“怎么可能!”
“真不是?”
“当然不是!”
倩姐回答的这么肯定,柳氏也松了口气,不过还是道:“那你怎么会好好的说要成亲?我记得你早先可是不慌的。”
倩姐知道不给柳氏一个理由是不行的,只有叹了口气,把崔管事说出来,当然,这里面已经改头换面。崔管事还是那个崔员外,不过刨除掉了周家,而是一个看起来很有身份而又对弘毅表现出了足够好感的人物,为什么会有好感呢?当然是家里有个待嫁的闺女,这闺女恨嫁呀,以至于弘毅就算说自己订了亲都阻止不了何为崔员外的热情。
这话要是别人听来说不定还有点犹豫,但柳家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柳氏听来就只有气的了:“怎么就有这么些没出息的人,光盯着人家家的女婿了!那中举又不只有弘毅一个,就不能找那没定亲的?”
倩姐没说话,只是看着她,柳氏自己也知道没定亲的举人那真是少之又少,其实别说举人了,能有个秀才功名,就会有人打探了,要是家中还不错,那简直就是要被抢的,弘毅早先不就有人问吗?王天冬家的门槛更是要被媒婆踏平了——王夫人没少对她说这个。
“那毅哥是怎么想的?他要是动摇了,你可别急着成亲。”
“他怎么会动摇?娘你还不知道我吗?但凡他有一点动摇我都不会要他,我就是想,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法,不如我们早些成亲,也让那些人彻底死了心。我想李老爷那样的人家必定是少的,弘毅也不可能像马程远。当然,这就是我们暂时商量的,娘你要是真不同意啊,那也不急,他要真被别人抢走了,那就让他走,我再找个更好的。”
柳氏不愿意了,早先弘毅还欠缺家世,现在中了举还缺什么?而且上无公婆,下无妯娌,再没有这么合适的夫婿了!所以她瞪了倩姐一眼:“死丫头胡说什么?这成亲是儿戏的?他既中了举,年后成亲也没什么。不过咱们可不能再在这里耽搁了,可要早些回去。就是这房子还没找到,下次再来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房子的事不用担心,大姐姐说要在这里待到下个月的,房子的事可以托给她,咱们只要把条件给她说了,我想她必能做好的。她背后还站着李先生,万一有什么也没有处理不好的。就是咱们走之前要把尤妈妈叫过来,有她和谢妈妈,孙大奶奶这里也就没什么可担忧了。”
柳氏点了点头,随即往她脸上一戳:“你个死丫头,什么都想好了,刚才还吊我的话呢。”
倩姐笑嘻嘻的拐着柳氏的胳膊,娘亲啊母亲呀的叫着,片刻就把柳氏晃悠的忍不住笑了。之后就是收拾东西,安排车辆,这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在大家都要走的时候,王天冬却说自己不回去了,他用的理由是还想在府城逛逛书肆,顺带游览一下附近的名胜,所以找章文庆请了一个月的假,章文庆只当他还因落地难受,也没有多想,只是叮嘱他完事小心外,又给他留了几两银子。
看着章家的马车消失在官道上,王天冬长长的叹了口气,回过身,就看到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眼神纯粹而又温和,见他看过来立刻就躲了开去。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有些艰涩的开口:“慧姑娘……”
“嗯。”慧姐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面。
“那个,我们也回吧。”
慧姐慢慢的,点了下头,王天冬松了口气,然后大踏步的向前走去,不过还没走两步又被慧姐叫住了,他回过头,慧姐道:“你要走回去吗?”
“啊?”
“这可是十里路呢。”
王天冬向后看了一眼,一时也有点发傻,慧姐用手帕捂住嘴:“我这里有车,你要不嫌弃,就坐在外面吧。”
慧姐说着,从他身边走了过去,王天冬只觉得有一股淡淡的香气从身边飘过,回过身就见慧姐正在侍女的服侍下上车,她的身体微微前探,姿态优雅,他愣了一下,这才走过去。
☆、第160章
第五十三章
章文庆和弘毅中举的消息是早就传回青茗县的,有咬牙痛恨的——比如李家;有欣喜若狂的——比如章家;还有各种纠结的——比如兰姐。至于嫉妒的羡慕的,那真是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想法。
不过不管什么心情,在这一天青茗县的十里亭处还是排出了长长的队伍,各方人士混杂在一起,乱糟糟的媲美菜市场,其中王氏的声音最大,她拉住兰姐的手,不断的重复一句话:“姑娘啊,你二叔中举了!”
这话听的李家牙痒痒的,可又无可奈何,李大夫人每次想发作的时候,兰姐都会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然后道:“让大伯母见笑了,我娘没什么见识,总认为中举就很了不起了。”
这一句总是顶的李家上下都喘不过气,珊姐更是恨的两个手都拧成了麻花,不好在这上面下功夫,只有道:“叫什么大伯母?你忘了你是怎么叫夫人的了?”
在今天之前,兰姐都叫李大夫人夫人,这倒不是什么大家做派,连自己的母亲都跟着叫太太,而是李家嫌弃她,不准许她用这些亲属的称呼,连李员外那里她也只能称老爷,珊姐这里更是只能叫姑娘,否则必少不了一顿责骂,一个不好甚至会被拖进家庙罚跪。但是自章文庆中举的消息传来后她就改了口,李家上下也没一个追究。此时听了珊姐的话她又是一笑:“珊妹妹说这个做什么,叫夫人岂不外道?若让我二叔知道了,还以为我同家中不亲呢。”
“哪个又同你亲了?”珊姐几乎要跳起来,不过却被李夫人的眼神止住了,她也不想听兰姐叫什么大伯母,一个赶车人家的闺女又有什么资格同她攀亲?可这一次章家是两个人中举!两个!特别是那周弘毅才不过十七,一个十七岁的举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去考进士,意味着只要没有意外他就有光辉灿烂的前途,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李家,彻底要屈于章家之下了。
一想到这里,李大夫人觉得自己心肝都是疼的。凭什么,凭什么章家就能有个这样的女婿?凭什么她想把女儿送到王家就不成?若是珊姐早先被王家的三公子相中,今天李家又怎么会只是这个局面?珊姐拖沓了几年,高不成低不就,眼看就要成大姑娘了,她不得不勉强将珊姐与一个乡绅之家结亲,虽然对方条件也不错,可她实在不甘心。
每次想到这里就觉得珊姐被耽误了,而珊姐之所以被耽误就是错过了三公子,简而言之,就是倩姐坏了她姑娘的事!
可就算她再恼火,再不甘心,再暗恨咬牙,对倩姐也无可奈何了。而且,她作为李家主持中馈的大夫人,更比女儿知道府城这一段时间发生的和章家有关的那两家事。
知味·知思居那件是不说了,百里红看样子也和章家有关。这两个生意能带来多少利润?章家现在又会变得多富有?几年前王夫人把倩姐推到她面前,想让她与章家结亲,当时她连想都没想过,而现在,就算她舔着脸贴上去别人也不会看她一眼了——这更令她愤恨!
见珊姐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兰姐慢慢的笑了,她的手不落痕迹的贴到自己的肚子上,虽然还没有找郎中证实,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那里应该是有一个孩子了,她来李家三年一直没有孩子,不是真的没有怀过孕,而是有两次都没能成胎,第一次是她不懂,无意间流掉了;第二次,则是被跪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