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少年志 (第2/2页)
“废话!”短衫少年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那是我妹啊!”
顾守池点点头,想起了一个明明已经三岁了,却还得穿开裆裤的小家伙。
“其实现在也蛮好啊……”王秋明挠挠脑袋说道,“每天都有事情做,晚上在床上倒头就睡……楚楚能去上学,我还能认好些字,我们两家都有饭吃,说不定今年的除夕还能吃上饺子!唉,其实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读书人的,那些道理虽然看得懂,却总不能想明白,所以我觉得能识字就很好了啊!还能看懂那些武侠小说,哈哈,那些小说是真有意思啊!顾守池我回头可以借你几本哦……就是错别字有点多。”
怀仁巷内有一间名叫“碎玉”的铺子,店家是一位姓刘的孤寡老人。铺子不大,藏书却种类繁盛,尤其是有很多武侠、演义小说,唯一缺点就是错别字有点多,而且都是发黄的老旧纸张。
但胜在便宜,一本小说才三十来文钱。虽然和少年干瘪的钱袋相比,三十文其实也很贵,但少年已经很满足了。
因此少年在识字之后,每天的憧憬就是攒钱、送小姑娘上学、争取今年过年吃饺子,争取两个月买一本新书!毕竟那本名叫“观湖志”的小说,少年已经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都快翻烂了。
短衫少年噼里啪啦讲了一大堆,青衫少年则是静静地听着,表情认真。
“糟糕!”王秋明猛地跳了起来,“不该讲这么多的,万一还有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家找我送东西咋整?”
说着少年起身,匆匆往门外走去,还不忘嘱托一句“一定要将书信亲自送到徐先生手上”。
其实也不一定有人来找少年送东西,只是他打心底就不愿让自己闲起来,刚刚的闲谈对少年的生活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
“顾守池!”王秋明突然回头说了一句,“今年记得来我家吃饺子!额……我尽量做到。”
顾守池原本想说“如果实在吃不到的话,你可以带着楚楚来我家吃”,但最终还是说了一句“好嘞!”。
听闻此言的短衫少年喜笑颜开,跑出“阿正”牌匾之外,心中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很难想象一个无父无母、家境贫寒的少年,是如何这么没心没肺,嘻嘻哈哈地活着的,但事实上他就是这么活着的。
醒春巷上,正在迎风奔跑的少年没来由地打了一声喷嚏,少年紧了紧衣衫,喃喃道:
“今儿的冬天还不是很冷,短衫可以再穿些日子。”
——
怀仁巷最靠近小镇边界,因而多是田垄和山坡。
乡间小路上,一位双鬓微霜的中年人,正领着十几位叽叽喳喳的孩童游行。
正在田地里忙活的庄稼人见之,总会停下大声说一句:“徐先生好!”
先生自然笑着回应,仪态一丝不苟。
其实对于在小镇上土生土长的小家伙们来说,小镇上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极为熟悉了,游学一事似乎多此一举?先生的回答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过那些小屁孩想的更多的,应该是出去玩总比在学堂上闷着更有意思。
路上,徐先生问起了大家以后想要做什么。
半大的孩子们心思五花八门,有人说“农夫”,有人说“酒楼店主儿”,有人说“君子”……还有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家伙小声说“以后不用穿开裆裤”,惹来众孩童一阵大笑。
哪知小家伙脸色通红,表情极其认真地说道:“我哥说了,过了今年就不用穿开裆裤了!真的!”
轮到了一个黑炭似的小姑娘,她的答案是“今年过年能和哥哥娘亲吃顿饺子。”
众人也笑,但没有之前那么大声。
对此徐先生始终微笑不语,不论好坏对错,只是最后由衷说道:“无论如何,怀有志向都是好的。”
只是这些也可称之为“志”么?徐先生显然不计较这些。
晚风拂过先生和煦的笑颜,冬风最后似乎变成了春风。
古言云:“人无志不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