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拱桥2边的人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相遇,爱的距离!
赵二妹的老家虽然是在农村的,但却紧挨着城镇,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她从小便感受到了城镇与农村的不同。
她的老家在青龙镇的镇北头,和青龙镇的街市隔着一座长不过几十步的石板桥,然而,石板桥的两边却俨然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
桥南边是青龙镇热闹的街市,她每天都能看到那些人来人往的场景,桥北边却被划出了街市的范围而属于农村了,因此便如荒寂的角落,挤挤挨挨地搭盖着很多村民简陋的住房,这是很少有人光顾和问津的地方。
几十年前的青龙镇,只是一条头尾长不过百米的街市,狭窄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只可以容的下二、三个人并排走过。因为年代久远失修的石板街道,已经变得坑坑洼洼。街道的两边分布着一些零零星星的店铺,除了一些做裁縫生意和理发生意的小店外,最显眼的就是供销社和粮站了。
供销社和粮站的门面比别的门面明显的大很多,在整条街上,也只有它们的门口挂着白底黑字的木板做成的牌子,因为它们是集体的和国家的。老百姓并不区分集体和国家,在他们的眼里统统都是属于公家的。供销社和粮站的正式职工都是拿工资的城镇人,就是吃公家饭的人。老百姓称他们为公家的人,他们是有城镇户口的,有固定工资收入的,他们的子女不仅也有城镇户口,将来还可以通过顶职或内招的办法成为正式职工的。
顶职和内招是存在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一种制度。顶职就是在父母退休之后,由他们的子女顶替父母的名额上班,子女因此就可以接任父母在原单位的岗位编制,也就又成了公家的人。这种情形大部分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国企之中。这是一种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极其不合理的制度,即使过去了很多年,现在想起这些事来,还是能嗅到其中掺杂的那种封建世袭的味道。
赵二妹的同学中有几个就是供销社和粮站职工的子女,这些小伙伴似乎有永远也吃不完的零食,这些生活在桥南的人不知道赵二妹的心事,他们是从小在桥北头长大的赵二妹最羡慕的人。在赵二妹纠结着要不要继续读书或自谋出路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自己父母的努力下,变成了吃皇粮的“公二代”了。
从读小学开始,赵二妹就感觉到了两边生活的差异。读中学后,赵二妹就经常望着那座静卧在家门口的石板桥发呆。为什么一桥之隔,差别会那么大呢?她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就一定要走过这座桥,即使不能成为公家人,也要想办法让自己成为城里人。从此,少年时代的这个心结便开始伴随着她的人生。
初中毕业后,赵二妹没有继续读高中。不是父母重男轻女不让她读书,而是她自己选择了就业。因为那时候,正好有一些新兴的各类企业开始向社会招聘,她觉得这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个难得的机会,至少可以帮助她走进梦想的城市生活。
赵二妹自己找到了在县城里工作的表哥刘平,在他的帮助下,进了一家由政府新办的新风纺织厂。虽然只是个临时工,但对于她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同学和伙伴们流露出来的羡慕的眼光里,她仿佛觉得自己已经成了这个城市里的一员了,也因此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
心灵手巧的赵二妹进步很快,进厂不久便成为师傅认定的技术最好的徒弟。她又是一个特别勤快的姑娘,
没有城里人的骄气,总是不辞劳苦地加班加点,也因此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这让她感受到了一种自身的价值,也感受到了一种被尊重的快乐和幸福。
那几年的工作和生活是赵二妹最开心的时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和自己一同进厂的一些人转成了正式工,转为正式工后的工资比临时工多了二倍还有余。她打听了解后才知道,那些转为正式工的女工是因为她们有城镇户口,而自己因为是农村户口,是没有转正的希望的。
像是在寒冷的冬天,被一桶冷水从她头上淋了下来,赵二妹感受到了一种彻骨的寒气,往常挂在脸上的幸福和满足感转瞬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无法平衡的失落和无奈。
她仍然一如既往地上班和下班,但总是低着头在同事们面前匆匆走过,不再像过去那样地有说有笑了。赵二妹终于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农村户口成为她追求幸福的羁绊,在户口面前,她真真切切地感到了低人一等的滋味,这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对她来说,曾经是一种刻骨铭心般的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