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后话 (第2/2页)
“是吗,也许是过了太久,我也忘了。”
“......”
“结案后,我在老地方等你。”
“好。”
待长夜过,晨曦初露。
众僧围坐,往生咒诵。
现场只余,两具尸体。
一具女尸,一具焦尸。
白熙带着端木来到。
他与悟清主持见面。
“晚辈见过主持。”
“不必,施主请。”
“晚辈只为一物而来。”
“是为这业火刃吧?”
“非也。”
“那是为何物?”
白熙不语,行至一处,自地上以布包起一物。
“阿弥陀佛,施主大义。”
“主持不疑惑吗?”
“万事皆有因果,处世自当不惑。施主放心吧,业障已消,少林寺绝不会多言。”
“既如此,晚辈谢过主持。”
“阿弥陀佛。”
白熙收起那物,又从女尸身上搜出一物。
“主持且看,此是解药。”
“善哉,善哉。”
“哪里,应该的。”
白熙回头,对端木心道:
“我们走吧。”
也该为一切做个了结。
三日过后。
湖边石凳。
白熙刚到。
“来了?”
温鱼钓上一鱼,置于笼中。
“你竟然还知道这儿。”
“看来,你已经知道了。”
“知道自然是早知道了,却又不愿相信。”
“我也不愿,却又只能接受。”
二人默然。
温鱼道:
“你与他,还是有许多不同的。虽然容貌与所使剑招一致,但有些东西还是......”
白熙叹。
“不能是别了三年发生的变化吗?”
“变化总得有个度,超了这个度,就是另一个人了......所以,他到底怎么样了?”
“你不是早知道了?”
“我想,亲耳确认。”
“他死了。”
“这样吗。”
“七天,只余一副白骨。”
“谁干的。”
“我也在找。”
“今后要去哪儿?”
“继续去找。”
“你的下场,怕不比那柳萍好到哪里去。”
“那又如何。”
白熙轻抚手中剑。
“侠骨仍在,义血未冷,我便不会罢休。”
“是吗,那祝你好运。”
温鱼起身。
“这条鱼送与你,当作启程礼吧。”
“且慢。”
“何事?”
“能不能多送个鱼竿?”
“什么?”
温鱼怔。
白熙笑。
“我那弟子时常饿肚子,多个鱼竿也多个法子饱肚。”
“我还以为是何事,一并送你了。”
“多谢温兄。”
温鱼走了。
端木心驾着马车过来。
“师父,我来了。”
“那就走吧。”
上车,出城。
路上白幡,行人哀泣。
他们为何人而哀,又为何人而泣。
白熙不愿去想。
出了城,至一悬崖处。
白熙下车,取出包裹之物。
“吱、吱吱?”
一只小鸟自探出头,若仔细看,其是重瞳。
白熙默然,将其放飞。
今你灵智已无,记忆尽失,今放你归去,是念你情义。
愿你今后不要再误入歧途、入恶成魔。
“师父,我有一事想问。”
“何事,但说无妨。”
“那把刀,不用收回封印吗?”
“不用,官府的人自会处理,而且还可以通过这把刀传个消息呢。”
“消息?”
“这件事不用想太多。”
上车,离去。
“这条路很是陌生,莫非是新开辟的?”
“师父说得对,那里还有这条路的路名碑呢。”
白熙看去,皱眉。
“心儿,你先歇会儿。我来驾车吧。”
“嗯?”
“你架那么久,应当累了。”
“谢谢师父,可心儿不累的。”
“听话。”
“唔、那师父,我可以靠在你旁边歇歇吗?”
“哪里不能歇,何必靠着我?”
“不能吗?”
“......你随意吧。”
端木心心满意足,靠着白熙肩睡去。
车慢且稳,睡恬且长。
斗笠遮目,漆黑无明。
所行之路,奇其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