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王家 (第2/2页)
这在那个每家每户的小媳妇儿都必须做家务、带孩子、孝顺公婆的年代是顶顶让人羡慕的。
陈家对王琴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私下跟她娘家来往,可见王家当初的确是惹恼了陈家。
只可惜对父母和兄长多年来的顺从已经深深地根植在王琴的观念里,已经和她的骨肉一样难以分离。
她的父母都悄悄来找过她,刚开始,王琴确实是被他们寒了心,不愿意帮他们。
可是她的父母一向知道怎么拿捏她,他们接下来来找王琴的时候,都会穿得破破烂烂,往脸上抹点地上的泥,把自己弄成面黄肌瘦的样子,还带这自己的小孙子。
别说王琴作为他们的亲身女儿,本身对他们就有着感情基础,就算是路上和他们并不相识的路人,看到他们也会目露同情。
渐渐地,王琴答应帮他们了。
但是,王家真的穷到老人都要穿旧衣服了吗?当然是并没有。
王家虽然算不上富裕,但靠着之前王琴的彩礼钱和二老做零工赚来的钱,也够维持生活了。而且每次过年过节,陈金给他们家带的礼,卖了也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但是,王琴的哥哥,那个娶媳妇都要靠自己妹妹的彩礼钱的东西,偏偏染上了赌博。
他根本不管家里的经济情况允不允许他赌博,在狐朋狗友的吆喝声中,踏进了赌博的大门。
他的媳妇因为他赌博,生活没有前景,跑了,留下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
被抛弃的那天,这个孩子还在自己玩着积木,全然不知灾难已经降临到他身上。
他很乖,从不轻易哭闹。妈妈在收拾东西,也只是默默地看着。后来他妈妈最后亲吻了他的脸颊,出去了。
小孩儿一个人在家里带着,天黑了妈妈也没有回来,肚子饿了就自己去找东西吃,不哭也不闹。
直到他的爷爷奶奶下班回家,他们告诉他,他妈妈不要他,走了。
结婚要慎重,生孩子更要慎重,一个不幸福的婚姻,影响的不仅是夫妻双方,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明显。
小男孩的妈妈看王母王父对小男孩很好,就理所应当地将男孩留给他们,根本就不看他们养大的前车之鉴——小男孩的父亲。
小男孩的父亲更是令人厌恶,明知道自己家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却还是在“兄弟义气”中迷失了心智,根本不管小男孩的未来。
小男孩的爷爷奶奶更是可笑,辛辛苦苦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流氓,将女儿当作商品卖掉,自己年纪大了还要为儿子赚零花钱。
这样看来,小男孩倒不如从一出生就在福利院,起码他没见过家庭幸福是什么样,也就不会产生奢望,以至于成为他一生的执念。
这样的家庭,使他的童年都在恐慌中和追债人的叫骂中以及别人的白眼中度过,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味自己为数不多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