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河中府 (第2/2页)
众人长舒一口气。
“其余百姓又如何了?”
“府城被围第二十六日,城内粮仓已无余粮,到今日已有五日。”
那应该比城外会好很多。
“你可知,这些难民为何要围你河中府?”赵珂问出心中疑虑。
“下官也觉得蹊跷。当日来了一小队难民,说是华州发水,他们逃难而来,下官本拟了奏本,打算连夜呈往京中,但是还未及送出,便被围城。”
“怪就怪在,他们似乎只是为了围城而围,即便无粮,也没有逃往别处。”
所以他们到底意欲为何?
“出去看看吧,也许黄大人那边已经问出了什么。”
天已黑了,城内各处仍在组织发粮,另有几队人清查有无患病之人,火把将各处都照亮,还算是秩序井然。
看到太子殿下,百姓异常激动,士兵们也受振奋。
看到城内水系,赵珂才想起,河中府所辖县内也有黄河支流流经。
“月前黄河发水,河中府可受波及?”
“的确连下多日雨水,但是水坝得力,泄洪也及时,百姓损失较小。”
说到这儿赵珂想起来,吴归远信中曾言,钱敏到任后,发现华州有些水坝年久失修,请奏朝廷拨款修缮,就在去年秋天。
随意走着就来到了城楼,赵珂缓缓登上去。
城外也是火光冲天,可惜是远处的焚尸之火。
活下来的只有八千余人,为防有感染疫情之人,目前只能将人全部安置在城外。
有人住的地方,反而沉静。赵珂看着那一顶顶无声的小帐篷,悲从中来。
今夜月很亮,照耀着这些劫后余生之人。
突然,赵珂的眼睛盯住地上那些反正冷光的东西,那是还未来得及收起的兵器。
虽散落,但能看出数量不多,并且很均匀地铺在地面。
若是有组织的作乱,是否该将少数的武器分配给强壮之人,集中力量使用?
恰在这时,黄毅坚也领人赶上来。
“殿下,臣已问过一些还清醒的人,臣怀疑,大多数人,恐怕是被胁迫的。”
胁迫。
有人逼着这些难民来包围河中府。
他们拿着兵器分布在难民中间,乍一看好像一伙气势汹汹的叛军,其实他们不是在威慑城中人,而是在逼迫那些不愿围城的百姓服从。
所谓的叛军到底是什么人?
所有人都看向杨铭恩。
“杨大人,你可知华州到底出了何事?”
杨铭恩脸上的震惊不似作伪,当时城中还在乱着,外面的人不攻击,就根本顾不得仔细考量。
“臣真的不知,只是听那伙投奔的叛……难民说,是厢军阻止他们逃难,渭南的百姓反了,华州整个受到了牵连,百姓四散奔逃。”
“可有提到钱敏?”
“没有。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钱大人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语气,几人敏锐察觉到,两位大人关系怕是不错。
“你和钱敏相熟?”
“说不上相熟,钱大人去岁才到任,算是周边州府里颇有实干之人。”
“京兆府知府给朝廷的奏本中说,是钱敏阻止难民逃窜,怕灾情抵达天听,影响太子大婚。”
“这怎么可能,钱大人不是此等阿谀奉承的小人,去岁修渭南的大坝时,他发现了民傜役的弊端,还曾与臣讨论过,要上报朝廷,取消民傜役。”
“你可知他发现了什么问题?”
“他说,壮丁都被派走了,到了农时,田庄里只能见妇孺劳作。”
赵珂脑中突然闪过什么,一时没有捉住。
“黄大人,京兆府那边如何了?”
“听杨明说,比这边还要好些。但是他们遇到的好像是真的叛军,他们到时,叛军还在攻城,不过规劝一番,就投降了。”
“可清点完毕了?有多少人?”
“大概三万人。”
两边加一起,一共五万人。
“华州约有七八万人,其他人想来是在州内没有逃出。”黄毅坚继续说。
“也有可能州内压根儿没有那么多人了。殿下,臣刚刚说的民傜役,就是把壮丁派去远方替官府做事,经常几年才能回来。”
壮丁!
赵珂知道刚才那个感觉是什么了!
华州已经到了种地都要依靠女人和老人的程度,那难民中这些青壮男人,又是哪里来的?
“京兆府那边攻城的,是男人吗?”他问。
黄毅坚愣了一下,也立刻反应了过来。
这些人不对!
“你之前为什么说是怀疑这些人是被胁迫的?他们自己不知道是不是胁迫吗?”
“殿下,活着的这些人也都很虚弱了,当时难以分辨神色,臣只是觉得大多数人都是沉默的,似乎是不愿。但是此时从男女分开去想,方觉清晰,沉默的多为女人,男人却更激动些。”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围河中府?
钱敏到底是怎么死的?
或者说,他为什么需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