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胡说 (第2/2页)
“额……”胡生十分尴尬,又说了一遍:“不是胡说,是胡生……”
元道老头脖子一硬,说道:“对啊!不是胡说吗?”
胡生想了想,觉得自己对这事解释不清楚,便也不再解释,默认了元道老头的话。
元道老头又问金蝉子要了一碗杏花村,一口喝完之后大呼:“真是痛快!”而后继续对胡生说道:“胡说,老夫跟你说啊。这个世界上,所有人说的所有话,都是胡说!只不过胡说出来的,有所谓的真理,有所谓的歪理。真理为什么叫真理?就是因为没人能说的过这句胡言,但是人们都认可他,愿意相信他。那歪理又为什么叫歪理?就是因为虽然没人能说的过这句胡言,可人们却不认可他,不愿意相信他。哈哈,其实,不过是人们心里的自我在作祟罢了。”
“其实,依照老夫来看。那什么清规戒律都是胡说,算不上真理,老夫不信。也算不上什么歪理,因为老夫说得过他,只是不愿意说罢了。要说,只说一个例子。前朝有一位济公和尚,兼济天下,被人们称为活佛,所到之处无人不受其恩惠,无人不感恩戴德。可这济公和尚,肉也吃,酒也喝。吃便吃得痛快,喝更喝得潇洒。济公和尚说过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如何?”
元道老头说话极有吸引力,不知怎么,胡生便沉浸在元道老头的话语中,仿佛落在一干瘦老和尚面前。老和尚头上一顶灰色小佛帽,背后插着一把破落蒲扇,左手一只黄澄澄的鸭腿,右手一只酒葫芦。老和尚哼着小曲儿走在野路上,不时地啃一大口鸭腿,再喝一口小酒,虽然整个人都是一副乞丐样子,可身后却顶着一片千丈霞光,宛若天上神仙游历人间。
相比胡生的惊诧感慨,猪八戒却从元道老头的话中听出了另一种意味。
“元道大爷,您看,您也说了。那济公活佛都喝酒吃肉,为何老猪我不能?来来来,师傅,快给我老猪倒碗杏花村!”
说着,猪八戒端起自己的空碗向金蝉子伸去。
“干嘛!干嘛!”元道老头拿起自己的筷子,往猪八戒手腕上狠狠一抽,说道:“人家济公和尚喝酒喝的是人间疾苦,吃肉为的是与手中之物超脱,你个呆子光吃得味儿来了,吃得出什么?”
猪八戒吃痛,“哎呦”一叫,收回空碗。
“嗯……不过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元道老头思衬了一下,点了点头。随即冲门外大喊道:“小二!你们酒楼做的最好的肉菜,每样给我各来一份!”
……
肉菜端上来后,元道老头又胡吃海塞了一番,可每当猪八戒要伸筷子夹菜的时候,都被元道老头拍到一边去,让猪八戒整顿饭吃得没着没落,委屈的不行。
元道老头吃着吃着,又发现了坐在胡生身边的林夕,惊奇地说道:“诶?金蝉小友,这位生得一副好皮囊的小姑娘,姓甚名谁啊?”
林夕怯生生地回答道:“元道大爷,小女,名叫林夕。”
“哦~林夕……”元道老头盯着林夕看了半晌,临末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小林夕,真是一个身世悲惨的小姑娘……来!快吃点肉!”
猪八戒看着元道老头不断往林夕碗里夹肉,仰天悲痛地说道:“我老猪,也是个命苦之人啊……”
可元道老头根本看都不看猪八戒一眼,全程只顾着其余三人。不时地与金蝉子喝一碗杏花村,再往胡生和林夕碗里夹两块肉,只等着猪八戒筷子要往肉菜盘子伸时,便一筷子将其打落。
……
待五人除了猪八戒全部酒足饭饱之后,元道老头拍了拍自己圆鼓鼓的肚子,说道:“走吧!去看看追云观那个天清道长。”
说到天清道长,猪八戒愣了一愣,面露难色,说道:“那个……我老猪能不能不去了?”
“不行!”元道老头一瞪眼,说道:“一会儿去看到了天清,你还得跟人家好好道个歉呢!堂堂净坛使者菩萨,敢做如此苟且之事,还不敢承认?!”
说完,元道老头抓起猪八戒的手腕便往外走去。
金蝉子无奈地笑着,与胡生和林夕一同站起身在后面跟着。
元道老头把门一拽。门口的店小二发现是这个老头,慌忙退出一丈远,紧张地看着元道老头,生怕自己又平白无故地挨了一拳。
元道老头一副和蔼的笑容,笑眯眯地问向店小二:“请问,追云观的道士们,住在何处啊?”
自从将小二打了一拳,元道老头对其的态度似乎发生了大转变。
“在……在酒楼后面的芳翠院……”店小二紧张地回答道。
“谢谢。”元道老头先是冲着店小二笑眯眯地道了声谢,接着脸色陡转,向猪八戒一瞪眼,斥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