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杨超风和净灵基金 (第2/2页)
新股上市初期,流通量小,关注度大,一旦有大资金进出极容易出现巨幅波动,这是量化基金的最爱。
净灵基金的创始合伙人中有一家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校基金——斯坦福大学校基金。
在斯坦福校基金会的主理人富兰克林的推荐下,杨超风成为了净灵基金大中华地区投资部的投资经理。由于投资收益连续数月排在净灵基金内部收益榜单的首位,净灵基金董事会又给杨超风追投了大量资金。
致此,杨超风独立掌控的这支主要投资亚太地区上市公司的量化基金从初期的五千万美金经过两年不到的时间,规模已经达到了6亿美金。
远江集团的年度大会也对杨超风发去了邀请函。
远在华尔街的杨超风正在做投资策略研讨会,对于四季度投资收益未达预期进行内部分析。
“我们净灵亚洲一号基金四季度投资收益居然不到两位数,这是我接手以来的第一次,其中去年8月以来,我们的产品经历两次超过10%的回撤。
去年7月我们的投资风格就没卡紧,导致alpha上偏小票,这是因为上半年,在小票上的超额收益非常好,所以导致小票上alpha很大,会去超配小票。然而,从去年7月到九月,小票是非常差的,大票表现还行,导致从去年九月底开始,机器学习出来的参数是大票上非常好、小票上非常差,我们超配了大票,可十月到十二月,大票表现又不及小票。因此,导致风格上两边受挫。
上半年收益很高,我们就应该意识到风格切换的风险,但低估了市场的变化速度,没想到现在风格的切换已经非常快了。”杨超风做着很系统、详实的总结汇报。
投资研讨会一结束,基金项目部的负责人张志忠便找到杨超风,向其转达了远江集团对其参加年度大会的邀请。
“金科数智的董事长凡谷城亲自打的电话,特别希望杨总能亲自到场出席基石投资签约仪式。”张志忠年五十左右,微胖,带着一双无边框眼镜,很潮。以前在香港一家大型创业投资基金任职,在中国资本圈积累了一些人脉关系,他负责净灵基金投资项目的前期考察、洽谈等。
“张总,这些事情一直是你负责的啊,我一操盘的去干嘛?”杨超风对商业交际没有兴趣,回绝了张志忠。
“啊,”张志忠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杨超风在公司的行事风格一向如此,就像开投资研讨会时对自我的反思抨击也从不留情。
“哎,新启智集团受到邀请了吗,他们派谁去?”杨超风突然又转了回来。
“新启智金科数智的大客户当然会被邀请,他们派谁去这个我还不清楚,怎么,杨总有朋友在新启智?”张志忠对杨超风的态度转变很好奇。
“啊,没有,之前不是有新启智和远江集团的负面新闻吗,我好奇他们新董事长陈光明会不会来而已!”杨超风暂时不想让别人知道她认识陈光明,怕以后引起猜疑。
“那我回头打听打听,再告诉您。”
“辛苦了,那我先走了。”杨超风微笑着点点头,径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