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心灵相约之心灵初始相约 > 第二百一十六章 讲经授道

第二百一十六章 讲经授道 (第2/2页)

“八百万年苟且偷生,不敢妄动,就怕消耗修为,抵挡不住侵蚀。想着以岁月消磨,结果这一等就是八百万年。八百万年孤独,八百万年死寂,与其如此折磨,不如出去见识,哪怕凶险,也是在热闹中死亡。”兰馨继续开口,这时不再见之前的拘谨,原来她早带着心事。

这种心情,丁一与西施刚刚经历,当然理解,以他们百年寂寞,尚且难以忍受,他们八百万年是如何忍受的这份孤独,难以想象。更何况时刻要抵御侵蚀,内有混沌消磨,外有暴虐之气吞噬。

丁一不知道如何回答,看向西施,西施端坐不动,想了想,忽然有了个想法。“那你们呢?”丁一看向松劲、竹挺、梅坚,还有在坐的浑氏诸人。

“我们也想出去!”几个人表情不一,有的沉稳坚定,比如四友、浑天,有的大声直言,比如浑蛋、耀祖,有的无畏无惧,比如浑球、浑黑猪,有的略带观望,比如浑二狗、浑炭头。

“娇娘,我看这样,探明出路之后,如果一切正常,我们先给他们换个环境,再作打算,如何?”西施一听,心思婉转,立刻明白了丁一的用意,点头答应。

丁一的想法,先找寻出路,如果一切正常,让几人都到瓜田李下,呆上一段时间,有个缓冲。也许换了个环境,各人心态又会发生变化,这是其一。将这些人带走,尤其是四友,混沌之地因此将更加纯净,不留点滴悬念。

几个人挑点夜谈,不觉已是次日艳阳高照。万物从一夜的沉睡中清醒,又现勃勃生机。这就是光的神奇,普照天下,恩泽万物,混沌之地最初的原始蒙昧,经不住它无数岁月的照射,最终分解,生成山河风云。

各脉的修炼者再次聚拢,带着亲切问候,带着修炼疑问,带着依依不舍。丁一和西施为此又作了停留数日打算,西施设下高台,端坐其上,数日讲解五行奥义,讲解万物相依相存,共生共荣的道理,象极了唐僧开坛讲经授道。

倾听者如云,哪怕是普通庶民,也听者如痴,闻者如醉,因为里面不但有修炼精义,更有人伦之理。首脉城池因此不能容纳,西施又将高台移至城门之外,以修为将声音远播出去,万物得以倾听,因此有悟,高大城池终日熠熠生辉。

丁一初时还在教导,不久身边已不见人影,易筋经的发明者,理解还不如耀祖深奥,讲解还不如耀祖透彻。后来丁一也成为听众,他在无间道曾经听过故事,心存好奇,现在疑问得解,因为西施所讲,如同唐僧亲授,共生则共强,推人及物,天道如此。

顺天而为,能量日厚,气运日盛,逆天而行,影响自身,祸及他人。命运因何改变,首先来自亲善和睦,灾祸有众人分担,有一方天地抵挡。其次来自个人努力,不能背道而驰,只能顺势而上,不努力无结果。

努力是对天道的尊重,百年寿命,天道所赐,生命出现,何其艰难,赋予各人,何其不易。天道自损,才出生命,它要生命的努力来弥补,不作努力,天道之损难偿,一地气运将衰,恶性循环出现。

这是善良之地总有天才出现,勤劳之地总有强者辈出的道理。更是贪欲之地总有灾祸不断,恶念之地总有不平发生的道理。因此,善良勤劳必将兴盛,贪欲恶念必将灭亡。

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五行,对于人间来讲,天道就是五行,五行就是天道。五行顺畅,万物顺畅,万物顺畅,五行顺畅,五行和谐,万物和谐,万物和谐,五行和谐,相辅相承,互强互补。

何谓五行,五既是个具体数字,也是个抽象概念。作为具体数字,五就是指五种基础元素,作为抽象概念,五泛指多数,不单包括五种基础元素,还包括风、雷、时间、空间,乃至光和虚无。

行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是指五种基础元素的运转,运转停滞,万物消亡,运转不畅,万物衰退,最终消亡。广义的行,包括了其它元素的参与,包括了运转和静止,两种概念,动的极致是静,静的极致是动,出现时空交替岁月流转,出现生老病死新陈代谢。

万物有五行,生灵有五行,人更有五行。天地五行称为大五行,个人的五行称为小五行,小五行顺应大五行,才得以强大延续,大五行因小五行,才得以丰厚顺畅。此为万事万物,顺天则存,逆天则亡的根本道理。

天道长存,不因尧存,不因桀亡。此地有恶,难得弥补,一地有失,自强他处,他处愈强,此处愈弱,遂成荒芜。天地荒芜,重回混沌,混沌荒芜,天地消失,重回虚无。天道不失,自有新的天地诞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