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鉴真悟心 (第2/2页)
更不杀生逞欲,不争斗逞强,一切要探求极致,要得极致下的极致理解,哪怕因此丢弃生命,也在所不惜,何况散归天地,也是他最初始的想法,想要以此说服大众,恢复天地生机昂然。
鉴真随行随想,最后随意就地而坐,一坐就是数百年,枯寂如死,浑然忘我。有灰尘沉积石化,有虫蚁爬身噬体,有飞禽筑巢繁衍,有猛兽伴身卧眠,却被认为是死物,不伤不食。
别人以吸取天地能量强大自己,他却主动散发自己能量补充天地。数百年如此却不死不灭,因为他发现,天地也有散逸的能量,这些能量如同身体的冗余,没有用处,他就吸取这些能量维持生机。
但是这样获得的能量太少,加上获得一点就向天地散失一点,数百年时间已经体同枯槁,又有虫蚁噬体,肌肤消散,已快成骷髅。
鉴真因为有悟,向天地消散的还有精神、意念、意识,但是精神有灵束缚,只能消散意念和意识。最后还尝试消散丹田原始本能,丹田原始本能蒙昧不被沟通,但架不住如此长时间的执着,竟然也开始有了消散迹象。
他本来已经唤醒血脉,触发了吞噬天赋,这时连天赋也不要了,也向天地消散,因为他觉得天赋也是破坏天地平衡的因素,有天赋在身,才加剧了天地能量的消耗。
这一切都是以不得不获为目的,意念携带意识消散不再回归,丹田原始本能消散也不再回归。虽然自己的丹田虚无仍然在创造,但是如此不计后果的消散,也日渐衰弱消亡。
极致的沉寂,极致的万念俱灰,鉴真都不知道自己向天地消散了多少能量,又向天地消散了多少意念和丹田原始本能,因为它们从未回归,因为鉴真已经极致沉寂,一切都不得知,只知枯坐,只知虔诚祭献。
不知道过去多少年,也许数百年,也许千年不止。鉴真却并没有探索到心,不过却神奇的另有所得。直到有一天,枯死的鉴真突然感到有无比的空明出现,如此神奇,哪怕是已经深层次寂灭的心情,都起了阵阵涟漪,有了小小的波动。
天地一新,鉴真只能这样解释,因为天地在他心,万物生灵在他心,就这样毫无察觉的出现,毫无征兆的感知。什么都清晰可见,什么都可洞察分毫。
鉴真并没有回归意念,却有了这样的感知。原来,他的意念已经融入天地,融入万物生灵,天地在作媒介,万物生灵在作媒介,使他有了这样的感觉。换句话讲,天地已经是他的意念,万物生灵已经是他的意念。
天地自有规矩,他的这一番举动,懵懂之中所作的不尽努力,执着中不计后果的回馈天地,被天地感动。或者说也许是丹田原始本能携带心的意志,对天地和万物生灵造成了影响,得到了天地和万物生灵的认可。
不但能清晰洞察一切,鉴真发现竟然如悟法则,可以隐于天地和万物生灵之中。鉴真还发现,吞噬天赋也能被万物生灵隐藏,只要自己需要,可以借助万物生灵随时随地发动吞噬天赋。但是他却从来不作尝试,依然执着自己的大道,坚贞无比。
同时,鉴真还发现,得天地认可,得万物生灵认同,竟然也开始精神强大,身体进化,从而可与天地争寿。于是他进一步强求自己,不进食称为辟谷,不起妄念称为参禅入定。
从此再无枯坐必要,鉴真开始继续游历说教,后来他有了追随者,这些人被他的信仰感动,从此坚定追随。这些人后来也得到万物生灵的认可,也能隐藏万物生灵之中,区别只在于认可的万物生灵种类有多有少。
再后来鉴真神奇的隐藏技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感兴趣,在东瀛出现了一个神奇的门派,因为这种隐藏技巧来源于隐忍一切,忍让一切,于是这个门派就被称为忍者门派,这门技巧就被称为忍术,修炼忍术之人,也都被称为忍者。
万物生灵认可的种类程度不同,忍者中有各种各样的忍术出现,比如金隐、木隐、水隐、火隐、土隐、风隐、雷隐等等,当然最厉害的就是风隐和雷隐,据说鉴真能够做到时空隐,只是从来没有人见识过。
忍者逐渐发展壮大,其下又出现诸多分类,被称为流派。此时东瀛的饕餮一族,显示出强悍的生命力,已经遍布东瀛,成为东瀛最强大的民族,沿袭徐福的称呼,东瀛的饕餮一族,都被称为大和民族。
因为饕餮一族的吞噬天赋,忍术修炼者中,有成就者绝大多数是饕餮族人。鉴真不问世事,一些有大成就者,开始自立门户,根据地名和姓氏区分,最有名的忍者流派,有武藏、甲斐、越后、信浓、伊贺、甲贺、纪伊等七大流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