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底火不足 (第2/2页)
徐刃锋打过电话,说半小时后要请吴富春给远在南美吉尔伯托的中高团队补补技术课。
半小时之后!
这本来是吴富春和他在这边的伙计们开喝的时间呀。
但这个时候,哪里还能讲什么个人条件呢?人家在前方,大过节的还在万里之外奔忙,自己还有什么不能牺牲的呢。
吴富春忙不叠应下来。
然后给老哥儿几个打电话,挨个通知他们,说晚上自己有事,聚会改期。
不过,让他高兴的是,有人专门过来,把一坛浑酒和几样小菜给他拿到招待所来了。
趁着与唐志伟他们的视频开始前,吴富春用手夹着,吃了一块焦豆腐,一支红油辣翅,尝了几根炸鸭肠,最解馋的是,在茶缸里倒了小半杯甜杆土酒,一饮而尽。
他满足地咂么着嘴,打开了视频。
唐志伟那边是清晨,徐刃锋和殷持衷集中到他房间,准备一起听吴老爷子的“速成培训”。
一见面,唐志伟先向吴富春道了个歉,说大晚上的还麻烦他。
吴富春满面红光,笑意盈盈,一个劲儿地说“见外”。
唐志伟向吴富春介绍了他们跟吉国铁路公司首次会晤的情况,特别提到了对方高管的专业背景,以及对技术的偏好。
为准备今后数轮的谈判,唐志伟向吴富春讨教,怎样从技术角度切入,能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吴富春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未加思索便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他讲得深入浅出,概括精到,唐志伟他们听得入神。
讲完概念再讲数据,按照吴富春的说法,能记住他点到的跟行业有关的一百个数据,完全可以在业内任何谈判场合应付自如。而这一百个数据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己方独具,那是中国2万公里高铁里程、5百万人次高铁日客运量的庞大业务支撑所形成的,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和公司能够拥有这样的数据。
唐志伟如获至宝,大喜过望。
双方又聊了很久。唐志伟见吴富春这边时间已经很晚了,便与他道别下线。
唐志伟几人得了“真传”,赶紧下功夫准备,同时,积极联系铁路公司,协调新一轮的谈判。
吴富春一觉醒来,觉得身体有些发沉。
不过,跟唐志伟他们的交流,让他十分兴奋。直觉告诉他,这次这个项目,如果一鼓作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他希望自己能为这个项目的成功多出些力。
吴富春今天白天要做的事,主要是评估CIC芯片的生产能力,这将对春节之后与BDB公司就BIC2.0芯片的谈判,有重大影响。
上次朱利安率BDB团队前来,双方进行了有效沟通,怎奈朱利安突然生病,加上其它一些原因,最终谈判还是被迫中止了。
时至今日,芯片问题是集团高层乃至更高层面极其关注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在去年夏季的高铁论坛上,BDB公司在谈判中突然强行推出升级版芯片BIC2.0,并涨价15%。本来还打算压价BIC芯片,以图控制高铁制造成本的唐志伟团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多亏吴富春现场出手,推出当时尚不成熟的自主产品CIC芯片,才让傲慢的BDB公司有所收敛,在场面上挽回一些颜面。
之后,双方围绕BIC2.0芯片价格问题,你来我往打了若干回合,目前仍未达成协调一致。
中高有两条底线、一张底牌。两条底线分别是,芯片价格降低10%,要在一季度结束前达成协议。一张底牌,即是CIC芯片。
BDB公司那边,既垂涎中高巨大的高铁市场,又担心自己的拳头产品被对方的自主产品所取代,也是顾虑重重,谨小慎微。
如果说半年前的CIC在性能上与BIC还有较大差距的话,那么时至今日,经过吴坚等一批研发骨干的不懈努力,性能上已经极为接近。这也正是前一天吴富春开怀舒心的原因。
但性能能够达到指标只是一个方面,能否实现批量生产,才是芯片可否装车的关键。这就是吴富春今天要考察的重点。
由于身体感觉不适,吴富春提前给自己打预防针:无论什么情况,决不要再发火训人了。
他其实时常提醒自己,但一遇到事往往就控制不住,尤其是在儿子面前,那点火总也搂不住。
果然,从汇报的情况看,CIC的生产能力并不乐观,不但当下无法满足批量生产,即使迅速投资上能力,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最短周期也得到年底才能初步形成规模,还不能有半点闪失。
吴富春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发火,不要发火。
他其实又想发火了,但不知怎么的,那火却顶不上劲。
听完汇报,他只疲惫地说了句“我都知道了,大家都辛苦了“,便摊坐在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