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田地 (第1/1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笑傲在大明!
林平之带着王朝回到百户所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与林平之不同,所内一众锦衣卫个个兴高采烈,毕竟此后自己在宁夏府有了自己的地盘,从此日子只会越来越好。林平之也不欲打扰这些汉子的兴致,毕竟自己目前所有的麻烦都只是自己这个上官的责任。
草草的用了晚饭,自己回到自己的小院,他孤身至此也没有家眷,故此也没在外设置宅院,就在百户所后院围了一个单独的小院作为起居之所,好在他一个人做什么都方便,外间作为书房还可以简单会客,内间作为卧房。
回到房间,林平之点上烛火,手里翻着李俊堡的一应记录,心里不停的盘算,这些事情都不是靠什么武功计谋可以解决的,也不是从什么地方弄一大笔钱就可以了事的,而必须实打实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时的李俊堡连各军户家属在内,也不过几千人。这就是自己的发展基地了,地不过百里,丁口不到六千。自己该如何做呢?林平之仔细查看宁夏府志,试图为自己的发展找到一些灵感。
前景也许是美好和光明的,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最重要是先解决李俊堡军户们的吃饭问题,靠着上次那样去找个何锦一样的肥羊宰一次是不可能了,那种旁门左道只能急用的时候用一下,但是绝对不能当作正途,别说没什么成功的可能性,就算有林平之也不打算用了,自己现在有人马有地盘有职位,不走正路走邪道,那自己还不如干脆落草为寇算了。
林平之的目光慢慢的坚定起来,他有了决定,就是在李家堡优先发展屯田,没饭吃反正什么也干不了,再说军屯本就是卫所的基础。况且,林平之认为,秦国的耕战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商业再发达,也拯救不了因农业崩溃而带来的社会崩溃。反过来说,如果农业发展了,有了原料和市场,商业也就自然发展。
有了基础的打算,林平之不停的在纸上写写画画,又不断的修改,在天色将明的时候才倒在床上沉沉睡去。这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林平之洗漱后召集众人在大堂开会。
在搬家的命令下达后,整个百户所欢声雷动,马文书也是老泪纵横,这么多年大家总算开始看到希望了。好在百户所内需要搬动的东西不多,十几辆马车,也就把全部的家当运到了李俊堡,当然,并不是说百户所就不要了,如果那样林平之根本就没要花钱修缮他,这个地方作为锦衣卫在城内的衙门无论如何是不可以荒废的。林平之已经确定,日后便让让王宽马华二人各带两名新招募的锦衣卫力士在此轮守值勤。
因为李千户走的时候将自己的亲信部署全部带走,故此现在李俊堡的军官宅邸都空了出来。林平之自然是要入住千户官邸,不过目前林平之麾下只有张龙赵虎两个小旗官,故此将所有的军官官邸全部暂时封存,只让张龙和赵虎两人挑选两个李千户手下小旗官的宅子,其余众人都居住在之前的亲兵营房。令人意外的是,张龙赵虎全部拒绝,言称林平之孤身一人又没有亲兵伺候,自愿住在林平之的千户府邸的家丁睡房,王朝马汉一听也闹着要和张龙二人一起。
林平之也不以为意,便将所有军官府邸封存,也没让王朝四人住在家丁睡房,而是住在了厢房,四人本不好意思,但林平之说自己又没有家人,厢房空着也是空着,这四人才欢天喜地的搬到了林平之的府邸。看着一旁孤零零的马文书,林平之心中一动,考虑到马文书年纪偏大,
但为人老城,又能写会算,自己的府邸现在家丁仆役数量也不算太少,便打算将马文书安排进府邸暂时做一个管家,等时机合适的时候,或者找一个专职的管家,或者找一个文书顶替他,让他在自家安心做个管家,也算是给他养老了。林平之把意思一说,马文书感动了老泪纵横,当即跪倒表示愿意追随林平之,林平之自然欣喜,于是马文书,现在应该叫马管家也搬进了林平之府邸。
当夜林平之在千户府邸请大家吃饭,在大雪纷飞的冬月,几十人欢声笑语一派祥和,而堡内的军户们则是冷眼旁观事不关己,毕竟这个正月能不能冻死才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
次日,林平之骑马出堡,他要看看军户们及自家的田地。这些年年景不好,李俊堡屯田大多无收,不过自己久居江南,多少有些心得,江南的一些耕作知识,或许对李俊堡有用也说不定。反正现在自己除了这个暂时闲着无事,反正现在的屯田已经糟得不能再糟了,死马当活马医也罢,或许能搞成什么也说不定。
王朝四人见到林平之出行,自然要跟随,林平之也没拒绝,一行人便出了李俊堡城,往西北方向来到了唐徕渠边.唐徕渠两边地势从低到高,顺着河两岸,参差不齐地分布着一些军户的屯田。按军屯制规定,除军官田地外,普通的李俊堡军户每户可分得田地50亩,每年收获的谷物,除自己留粮外,上交一部分。不过这都是建国初期的事了。眼下的李俊堡,大部分靠近水源的部分,都被李千户及之前李俊堡的一些军官们所占有,嗯,现在都进了林平之的口袋,加上这些年旱寒灾不断,这李俊堡的产粮是一年不如一年。林平之下了马,由王朝等人牵着,向着河边田地而去。走过一些田地,只见沟渠干涸,收完麦穗的田地上,上面裂开一道道口子,田地的表层翘着一块块惊心的硬皮,一些小雪花落在上面,转眼不见,更见凄凉。走到河边,看着面前这个唐徕渠,林平之叹了口气,眼前的唐徕渠水量显然不足,用以灌溉大量的农田显然力有不逮。河边倒是有些凭借人力或是畜力的龙骨水车、链斗式水车之类的引水工具,这是汉唐时就出现的灌溉工具,也曾是两岸屯田灌溉的主要力量。不过此时河水枯萎了不少,水面离岸足有数人高。以这些水车的能力,此时也只能将水源引到河边一些较低的田地上,稍远及地势稍高的田地,就无可奈何了,只能靠一些人力或畜力远远的肩挑手背的,这又有多大作用?这还是靠近河边有水源的田地,那些不靠近水源的屯地,就更是无奈了。
看到眼前的这种情况,林平之也总算明白了。他昨天就奇怪,理论上这军堡一带都属李俊堡所有,可以开垦的荒地极多,也不会有内地卫所什么军田民田之类的麻烦争议。不管再怎么说,以数十万亩土地,怎么会连区区数千人都养不活?
此时他明白了,在这种大旱大寒之下的枯水时期,可说一旦不慎就是赤地千里,连李俊堡这个水源丰富的地方也是如此,这种情况下再多的土地也是毫无意义的。缺少水源,无水灌溉,大量的良田都不得不废弃,更不要说去开垦荒地了。水,需要水!需要将河里的水引上来,需要不近水源的田地有水灌溉,林平之沉思着。王朝四人走在林平之旁边,见着眼前的情况,也是叹了口气,他们都是贫苦人家出身,对种田自然也是深有体会,马汉安慰林平之道:“大人,时事艰难啊,这老天不知是怎么回事,不是旱,就是寒,河里的水也引不上来,看样子堡的屯地已是连年欠收了。再这样下去,可如何了得啊。”
王朝瞪了马汉一眼:有这么安慰人的么?连忙转移话题说道:“大人,要不要到我们的田庄去看一看?”林平之点了点头,他哪有心思去管马汉说的话好不好听。河这边,往西边不远处就有一个田庄,是过去李千户家现在林平之家在唐徕渠南岸最大的田庄,管理着周边近千亩田地。一共占有了李俊堡屯田达万亩之多,不过近些年年景不好,除了靠河边的这些田地,边远的,不近水源的几千亩田地都荒抛了。那田庄就是一个坐落在一片田地中的园子,庄前庄后都是田地。庄前有一个大塘,不过此时看上去,这塘里的水都干涸得差不多了,塘边一些榆树,颇有些死气活样的味道。走进田庄内,由于是农闲,因此庄内除了几个看守田庄的佃人外,并没有什么人。庄里面也有一些耕地,还有一些菜园,除此外,大多是仓房,粮库,牲畜栏,晒谷场之类的。另有几片供人居住的房屋。庄外面用土石结合的围墙围着,还有一些防守工事,颇有几分军堡的味道。那个为首的佃人见林平之来到,忙上前来侍候,林平之和颜悦色,问了些田庄的情况后,就让他下去了。
依这人所说,这田庄四周有田一千一百六十五亩,有约50个佃人在这里劳作。这些佃人大多就是李俊堡的军余家属,还有些干脆就是千户所的正额旗军。多年来,这些人在这里做工,也早已习惯这种生活了。在往年风调雨顺时,这田庄一千多亩地,一年可产出小麦一千多石,不过近几年,最多时,每年只产出几百石,这还是李俊堡最好的田地了。林平之背着手,在庄内庄外细细看着,若有所思,王朝四人自然是跟在林平之后面,说话也是轻声的,不敢打搅林平之的思考。
在唐徕渠南岸看过田地后,林平之又到北岸一些庄园去查看了一番,见时近中午,几人便回转回来。骑在马上,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地,不由豪气大起,虽说眼下的情况很不妙,不过自己有信心让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