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一人战一军 (第2/2页)
南宫倩柔闻言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正欲开口询问魏渊究竟有何打算,却见他已雷厉风行地派人去将杨川南召了过来。
“青州援军出了一些问题,明日我要率大军出城打败贼匪,然后转道去与杨布政使汇合。
我给你留三千兵马,这云州城就交到你手上了。”
听到魏渊的这个安排,杨川南不由一愣,他没想到魏渊竟能如此果断。
当即劝说道:“要不还是魏公留下守城,由我领兵出征吧!”
魏渊笑道:“怎么,杨指挥使是觉得,我久在朝中多年,现今都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了吗?”
杨川南回道:“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觉得这点小事,还不该要魏公亲自出手。”
魏渊说道:“那就好,另外宋长辅我便交给你了,一定要看管妥当。”
待杨川南应声领命后,魏渊便示意他将宋长辅带走,自己则大步流星地踏出驿馆,直奔城内军营而去。
次日拂晓,天边刚泛起一抹鱼肚白,魏渊已率领大军整装待发,出城后与城外的兵马汇合,便直接向着贼匪大营而去。
城外的贼匪那也是听过魏渊大名的,一时间也不敢真的冲杀上来,只能是主动向后退却,等待着更进一步的消息指令。
可实际上,城里面许平峰和杨川南、宋长辅也弄不明白,魏渊这一番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许平峰就说道:“今日的魏渊太奇怪了,这可不像是他以往谋定而后动的样子,处处都透露着些许急躁。”
杨川南试着解释道:“难不成这和魏渊此次前来的原因有关,逼得他不得不急吗?
可惜我这两日,一直试着想办法打听,却根本就没有任何线索。”
而宋长辅就更没有想法了,所以城外的贼匪们,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指示,只能是一退再退。
魏渊对这情况,也没有纠结,直接调转方向,就开始往青州方向行军。
于是这战场形势,就又转变成了官军前进,贼匪在后面追赶的场面。
许平峰得知这一情况后,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心中顿时有了新的判断:“莫不是你们俩个的关系,其实早已经被魏渊看破,这一连串的动作就是在故布疑阵。
实际上魏渊根本就不是想要打败外面那些人,而是想要找到机会离开云州。”
杨川南与宋长辅听后,不禁面面相觑,但心中却是觉得,这似乎一切便能说得通了。
“你立即传令下去,让那帮人不要再跟着了,直接开始进攻,我要看看魏渊到时会怎么做?”
听到了许平峰的命令,杨川南立马就开始了行动,向着那些贼匪传令,准备强攻官军。
而同时,他也想办法在官军中联系旧部,让他们配合演一场大戏,好把魏渊给装进去。
只是杨川南真的太小看魏渊了,到了他手上的兵马,杨川南还想要鼓动的动。
几个心怀不轨的刚跳出来,就被魏渊给紧急处置了,在军中一点余波都没有掀起,也让其余人只得死了那条心,安分守己的待下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军在魏渊的带领下,如猛虎下山直面贼匪杀去,一时间杀声震天,血染战袍。
李皓和南宫倩柔都没轮上去力挽狂澜的机会,因为不到半个时辰,贼匪便溃不成军,四散而逃。
魏渊也并未追击,而是整顿兵马,按照原计划转道前往青州与杨恭汇合。
到了这一步上,许平峰彻底就坚定了想法,魏渊这就是想要离开云州,其余的一切都是障眼法。
那他自然不能让魏渊如愿,直接就带着杨川南和宋长辅出城。
宋长辅去城外收拢那些被击溃的叛军,好歹是他们辛苦训练出来的,尽量要做到不浪费。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杨川南,堵在了大军行进的道路上,他是直接对付魏渊的主力,杨川南则是事后把兵马给带走。
于是这一日,众人便看见了奇怪的一景,一个孤独的身影,如同山岳一般挡在了行军的道路上。
军中自是派了人去交涉,但可惜连近身都做不到,然后这个消息便一层层的传到了魏渊的耳中。
魏渊也正是在等着有人现身,因此倒也没有多惊讶,而是直接带着李皓跟南宫倩柔,就走到了阵前。
然后便看到了一个身穿斗篷,把面貌藏得严严实实的家伙。
“魏渊,你今日休想离开云州!”许平峰声音说的十分平静,却又格外有说服力。
魏渊笑着回道:“这天下想要取我性命的人很多,不知阁下是出自哪里,看着不像是巫神教的人?”
许平峰笑道:“有的时候,做一个糊涂鬼死,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可那不是我魏渊会做的事,而且就以阁下一人之力,要胜我这大军,恐怕也不容易吧。”说完魏渊便直接下令全军迎战。
大军迅速调整阵型,弓箭手列于前阵,步兵紧随其后,骑兵则在一旁待命,随时准备冲锋。
魏渊再轻轻挥了挥手,刹那间,大军中的弓箭手齐刷刷地拉满了弓弦,箭矢如雨点般向许平峰的所站之处射去。
可这么多箭矢却没一支能靠近得了许平峰本人,只是将他周遭数丈之地犁得翻飞,尘土飞扬。
许平峰开口道:“这些普通人留下来便是送死的,你想让他们都死在你面前吗?”
“没想到,你竟然还是个好心人,那你都这般说了,我就让他们走吧,免得牵连无辜。”
南宫倩柔听到魏渊这话,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本来她就自觉对付不了面前这人。
可好歹人多势众,纵使可能也打不赢,但说不准就能找到个机会,能把魏渊给带走。
赶忙劝阻道:“魏公,面前这人境界未明,现在就把兵马给调走,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
可魏渊没有回答他,而是问起了李皓来:“李先生,你觉得这样做草率吗?”
李皓说道:“不草率,面前之人不是光靠人多就能打赢的,这些人好歹也是大奉子民,少死一些也是好的。”
魏渊笑道:“你果然知道此人来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