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论医 (第2/2页)
孙思邈嗅了嗅空气中的怪味,不禁喜笑颜开。
他走出内室在外面说道:“请王妃沐浴,之后贫道再为查看。”
等章文怡再次请孙思邈进入内室之后,孙思邈把完脉,对二人说道:“前面贫道之所以说没把握,是因为根据脉象有一部分媚药分散在体内,但不知处于何处。刚才发现那部分媚药就潜伏在肌肤之中,由于起针慢了引起身体发汗,竟将这些媚药逼了出来。”
李治忙问:“这么说太医有把握治愈王妃了?”
孙思邈笑道:“这部分媚药除去便无大患了,其他的媚毒昨日已经被逼入肠经,绝大部分今日已经排出体外,其残留已不足为虑。”
离去的时候孙思邈忽然想起一事,说道:“由于寒水入体一年之久,王妃近三、五年不能受孕是正常的。”
李治怔了怔立即明白孙思邈为何要刻意说上这一句了。皇家讲究散枝开叶,王妃三、五年不能怀孕一定会受到非议,因而会倍受压力。既然知道了情况会好很多。
他感激的向孙思邈拜了拜,道:“多谢太医提点。”
孙思邈走后,李治不禁叹道:“孙太医徒有太医之名却不愿意入朝为官,长行走于民间治病救人。若是当时他在宫中又何至你要三、五年不孕。”
章文怡知他体恤自己,当下只是微笑道:“殿下想把孙太医留在长安城也不难。”
李治笑道:“不可能的,想把孙太医留下的可不止我朝。前朝也想留他,结果都没有留住。”
章文怡认真道:“有可能的,如果建立医学院呢?”
李治闻言低头沉吟不语,半晌才说道:“医匠地位低下,只怕很难招到人入学。”
章文怡想了想,说道:“这个的确需要改变的,我觉得真正的阻力并不在这里。因为生病是谁都逃不掉的,拿性命攸关的事情去说服大家总要容易一些。真正的阻力在于医学缺少足够的标准。就拿臣妾擅长的女红来说,不同的针法无非是上、下、平、缠、滚、挑、绕不同的组合应用,平时只需要说上三下二滚一缠四,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在臣妾接触过的医者中总是说:病万变、药亦万变,但是事情总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李治一拍大腿,说道:“你说到点子上了!哈哈哈,凭这个就能把孙太医留在长安,如果能建成医学院,只怕我们就是拿棍子赶他,他都不会走的!”
章文怡又道:“光是让孙太医一个人来办学也还是不够的,办学就是要培养千万个孙太医。我觉得学医和我们学女红一样都是要经常使用才能学以致用的,我觉得还应该再建立一个医学院附属医馆,让老师带着学生在里面看病。这样学生出师之后就能立即行医,不至于变成庸医杀人。而且有了医馆也能增加收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收入去其他城市办学办医馆,这样学生出来有地方可去,不至于浪费和埋没人才。如此循环下去医生、医馆会越来越多,人们的生命也会越来越有保障。”
章文怡这样的描述,让李治两眼放光,他的思路豁然开朗。
当下铺开纸洋洋洒洒写了近二十张纸的奏折,第二天用八百里加急呈送已经开赴前线的李世民。
看了这篇奏折,李世民当即提笔写了“甚慰”两字评语。便将这篇奏章交给同行的李绩、李怡柔夫妇。
李绩看完笑道:“这主意的根子是九儿出的,其他道德教化部分是太子考虑到的。”
李怡柔看完奏折,问:“是吗?我怎么没看出来。就觉得稚奴的字和陛下如出一辙。”
李绩笑道:“那你要是看到晋阳公主的字才更要说,那简直就是陛下亲手书写的。”
李世民听李绩赞扬晋阳公主,满足的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开医学院、开医馆、赚钱、再开医学院、医馆,这篇奏章写的就是这件事。这个也只有商贾之女才能想得出,稚奴倒是能考虑到如何教化的问题,说明他又成长了。”
李怡柔又看了一遍奏章,说道:“我觉得这个设想很不错,若是能够做成也是功德一件。”
这时她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见她的目光看过来,不由得傲然道:“朕十七岁投军征战至今为大唐打下万里江山,而如今一介商贾之女何足道哉!”
李怡柔撇开脸向李绩做了一个无奈的笑容,她心里想的是:难怪陛下在打算舍去晋王妃的时候还想收为己用,这孩子确实是妇人之言却能推断国事。
回到自己的营帐,李怡柔忧心忡忡的对李绩说道:“懋公,这晋王妃可是我亲手沉潭,虽然之前陛下的事我不知道,可是陈娟搀和在里面,她是我的侍女,所以两件事都能算到我的头上。现在太子把她找回来,将来我该如何面对她?”
李绩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很难说,虽然我们也算帮她度过了危机,可是这的确是个问题。当初二哥要我命保护她、信任她,我一件都没做到,否则怎么会遇到如此局面。看来大局上我不如二哥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