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让大明家庭都能用上汽车 (第2/2页)
「技术参数远超市场上的所有其他车型,宛如汽车中的战车。
「还有殿下亲自设计的,一系列的重要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本身鹤立鸡群的形象。
「这些因素这让它在富裕阶层颇为受欢迎。
「恰好去年开始市面迅速好起来了,很多东家们去年都赚了大钱。
「有这种级别的汽车,有些人想要试一试。」
朱靖垣轻轻点头:
「顶级豪车市场,的确是存在的,未来也会持续存在,可以就这么发展下去。
「不过不能只发展这个,还是要搞中档车型,以及普及型车型的。
「把发动机换成四缸的,功率降到三四十马力,改成普通后驱和三挡变速箱。
「其他的配饰也尽可能的缩减,价格最低能降低到几千银钞吗?」
郑复光直接点头说:
「能,本来大部分汽车都是这么设计的,大部分汽车售价都在三到五千银钞的范围。
「殿下要求的这种汽车才是超规格的,让市场和同行都感觉吓了一跳的设计。」
朱靖垣又盘算了一下:
「三千银钞,月工钱十五银钞的工人,就算是完全不吃不喝,也得十七年才能买得起。
「这价格相对工人而言仍然太高了,能买十几个胡姬帮着赚钱了。
「还是得想办法降低汽车的销售价格,同时要提升工人的收入。
「最好是能做到,让工人用一年的工钱,就能买一辆汽车。
「让绝大部分的普通大明百姓家庭都能用得上汽车。」
郑复光基本上是毫不犹豫的摇头说:
「这不可能,这得让汽车价格降低十倍以上,或者工人工钱整体提升十倍以上……」
朱靖垣翻了翻脑子里面的东西,对比现在世界的情况,慢慢摇头说:
「未必不可能,首先可以尽可能缩减成本和配置。
「让车能跑起来,能控制速度和方向就行了,不需任何复杂功能。
「比如说档位就三个,快、慢、倒,启动可以用手摇的。
「然后用流水线生产,尽可能标准化的流水线。」
朱靖垣准备参考历史上的福特,参考和复现他的汽车装配流水线。
同时准备在大明重现创造中产阶级的「神话」。
其实这个世界的大明,已经有流水线这个词了,当然是世祖皇帝陛下提出来的。
而流水线这个东西本身,是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中国古代景德镇的瓷器,几十道工序,几十个人负责。
英国人工业革命时代的新瓷器厂,也将工序分解到了每个人。
不知道为何,很多文章直接将福特公司的亨利·福特当作「流水线」的发明人。
还说他「发明」流水线的创意,是在「流水限屠宰厂」参观的时候想到的。
前后矛盾……
福特最多只能算是设计了汽车生产流水线。
在那之前的汽车,基本都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的。
一群工人围着一辆车忙活,做完一辆再做下一辆。
福特将其分解成了标准化的流水线。
然后就是他的那些鸡汤文中描述的「神话」。
「伟大的五美元」,主动将工人工资从每天二点五美元提升到每天五美元。
「创造了美国中产阶级」,带动美国工人收入整体跃升一个阶段,扩大了中产阶级规模。
还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家」、「推动了人类文明加快进入新时代」等等。
想要重现的他的这些神话,得去看他的操作的内在逻辑,而不是直接照搬后世鸡汤文上的最终结果,否则会可能会死的很难看。
历史上的福特,本来可没准备提高工勤。
福特是个工厂主,并不是一个家长式的政府首脑。
福特更有名的名言是:「我只是雇了一双手,为什么来了一个人?」
实际情况,是因为他的标准流水线工作过于枯燥辛苦,工人辞职率高达百分之三百。
一个岗位一年内要换三到四个人。
福特为了留住熟练工人,不得不多次提高工人工钱。
最终直接提升到了翻倍的程度,才将熟练工人的辞职率压倒了可以接受的程度。
流水线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的降低了福特汽车的生产成本。
美国市场上的汽车价格从两三千美元,一路降低到了两三百美元的程度。
其他的小型汽车作坊纷纷倒闭,大型汽车工厂照搬福特的生产模式。
流水线生产汽车的时代到来了,汽车生产线工人的工钱保持在了较高水平。
相关人员所做的选择都是直接利益驱动下作出的,造成最终结果的内在原因,是工人更高强度的劳动,让整体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导致福特公司的生产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
参考这些经验的话,最关键的部分还是流水线效率,以及尽可能的压低成本。
配合流水线效率的提升和工作强度的提升,同步提升汽车产线工人的工钱,最终达到相对合理的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大明的战斗机的生产,也可以尝试设计生产线模式。
朱靖垣心中过了一遍历史上的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然后转向郑复光说:
「回头我写个生产规划,发给大明本土的工厂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