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搬到新校区 (第2/2页)
不上课的时候,山而和彭猛也会去篮球场打球。山而学得还挺快,一段时间以后,也能带球突破,跳投,仰头,打板进球,各种技术手段也都有。彭猛呢,力量倒是很好,带球基本上无人能拦。可就是技术手段欠缺,不会打巧球,转身也是猛的一转,拔腿就投。
“阿山现在视野很宽阔呀!”李倩在边上看到山而一个小勾手,传给斜插上来的高尚。
原先的药学系,改名成药学院。下面有几个小方向:药学,中药学,药剂学等等。
以前的联谊宿舍“412”,也全部打散。慢慢的,内部室友关系越来越远,山而与她们也就越来越远。
此时的山而,站在了晓明的位置,对未来迷茫,找不到方向,很没有安全感。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对山而和晓明这样没有背景的学生来讲,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山而也和晓明一样,选择复习考研。开始憧憬着美丽的苏州,决定报考苏州大学的药学研究生。可过了几天,山而突然改变了想法。考研如果不读名校,那还不如不读,混个研究生文凭能有什么用?
山而于是调整方向,选择了全国排名前三的浙江大学。浙大坐落在美丽的杭州,也是让药学学子欣欣向往的高校。在复习的过程,山而甚至在想:“考上了浙大的药物分析的研究生,自己应该可以进一家有名的药企做技术了。”
不知怎地,**峰也选择了浙大。加上山而,这一届还有两个也报考了浙大。其中有一个院里的一个学霸赵永刚。
复习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相比较高中,大家累的时候,可以开开玩笑,放松放松。到了大四,只能靠自己的安排,院里辅导老师只会做一些辅助的工作。查资料,买教材,报辅导班这些全部是自己安排。
大四的时候,山而已经22岁了,对于社会还是一无所知。所有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竹溪的生活和这么多年校园里的认识。
校园里,对待同学也是坦诚和热情。
班里有个北方的同学连国宁,没有见过南方的风景和水稻,山而听说,国庆放假真诚的邀请来到竹溪参观。中午,有些不考研的同学,在实验室里面做着重要的实验,发信息让山而带些吃的,山而也是跑到经常去的地方,买上很多鲜汁肉包带过去。
考研,也是一个考验人毅力的时候,尤其对于那些报考名校的学生,压力很大。山而所在的宿舍,四个人都选择了考研。白天,宿舍没人,晚上十点以后,大家陆续的回来,随便聊上几句,就开始睡觉。
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山而记得,往回教室和宿舍骑自行车的时候,可以听一听新买的MP3。**峰也是很晚回来,彭猛和潘阳有的时候,也会选择在宿舍里面复习。
半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山而等考研的同学为自己的梦想每天努力着。下半年一月份的时候,成绩出来了,山而的宿舍只有潘阳一人考入本校的研究生。至于浙大的考生,也只有赵永刚一人考上。
山而多少有些失望,心里感叹到:“看来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了。”
考完研,也就没什么事情了。接下来就该是实习和毕业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