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袁术的喜与怒 (第2/2页)
去见送信回来的人是袁术,此事是袁隗授意的,要让牛儿在自家的田地中使足力气,少不了给水牛喂饱。而袁隗手下的这几个能力出众的密探,已经能喂足袁术的胃口。
这世上并不缺少有足够忠心的人,只需赡养其家眷,就会有数不清的人能以性命报之。同样,有能力的人也不稀缺,只要你的位置够高,能让这些人的才华得以展现、有本事给他们想要的,那这种人也会聪明地跑到你麾下。
既有忠心又有能力的人就少了许多,能生出忠心的人不太可能会有足够的家资供其入学习书,有足够能力的人又不会在乎你给的那些吃食。
而在满足这两种条件的人之中,要想再找出些适合做密探的人就更不容易了。
寻常士人可以培养,供其束脩,介绍其入学,再举荐其为官就可,比如何苗郡守府中那些各曹掾史就是如此。
但这种有足够能力的人中,却少有能为间的,现在又不是先秦,论不到要行那些密事、诡事。但以袁隗的心计,和其未竟之目的,就不能不培养这类人。
要问袁隗手中这种人才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可能只有袁隗才能知道答案,但可以料想的是,这种人必定不会多,撑死不会超过百数。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些事情,袁术才会对袁隗“赏赐”给他的这几个人手这般惊喜。
“你既然拿到了些人手,探查本初之事就交由你去做吧。”袁隗看着手中的钓竿说道。
“侄儿知道了,但那黑山...”
若去往黑山的人手也顺利回来了,袁隗倒是不介意将其交给袁术,但眼下,那一路人马行事并不算顺利。
听到自己侄儿说的话,袁隗也对其那吃不饱的性子生了些许怒气,略微转头,瞟了袁术一眼。
“侄儿知错了。”看到袁隗的眼色后,袁术低头回答道。
“此事不需你操心,抓紧掌握西园军才是你该干的事。”
袁术成婚已有两天,但收服西园军并不算顺利,一是尚书台对袁术举荐的人选并不感冒,二是据冯芳所说,今日西园军士都有些骚动,并不好管理。
这两个原因的症结在哪里,袁术清楚的很。
尚书台的阻碍自不必说,没有袁隗发话,袁术的面子还到不了那里,再加上安插京中将领之事多少有些忌讳,王允不应允也算自然。
毕竟没人想再亲手推举出第二个梁冀来,而袁隗近日的偃旗息鼓也是忌讳此事,董卓司空的任命是在新皇登基前,在新皇登基后,袁隗默许了王允入主尚书,推举杨彪、黄琬入三公也是在分自己的权力,倒也算不上忌讳。至于那几个郡守、国相,和韩馥的冀州牧守之位,袁隗都放弃了尚书台的话语权,推举几个自己的门生也算不上什么事。
袁术倒是不急此事,毕竟这七个校尉的人选也就只有袁氏才能决定,那些公卿大臣就算再不想看到袁氏势大,也不会让董卓染指此事。
但第二个事情就着实是恶心到袁术了,因为那些西园兵骚动、不服冯芳管教的原因不在与袁氏或是冯芳,而是在与天子及董卓。
按常例,天子继位都会对京师禁军加以封赏,但如今的情况是秋税并未交齐,朝廷的钱粮不够,无法再开支封赏数万人的钱粮。
那为何京师的钱粮不够呢?即便是秋税未齐,那府库中历年结余的钱粮去哪里了呢?自然是用在了兵事上。
灵帝驾崩后,何进在袁绍的“指示”下,召集了东西共八路人马,除了因兖州富庶、乔瑁自己负责东郡兵马钱粮外,其余七路人马都是要钱的。
董卓八千西军东进,其中还有三千马匹,算下来就是一万七人数目的粮草,即便是马匹只需混着杂草吃些麸豆,但这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丁原从并州带来的万余士兵在何进死前,吃的也是朝廷调拨的粮草,张辽、张扬二人从并州募来的一千五百骑兵亦然,这部分就要算一万六千人的粮草。
王匡、鲍信、毌丘毅三人从太山、丹阳一共募集了近五千士兵,这点人手虽在其他几路人马前并不算多,但蚊虫再小也是要吸血的。除了王匡鲍信二人离开京城后带走的两千士卒,剩下的三千丹阳兵这几日的粮草都是袁术在供应。
再加上此前皇甫嵩带去长安的三万都亭军,就这几路人马的开拔,就将大司农与少府府库中的钱粮消耗的不剩多少了。
这笔账的确要算在天子头上,即便不是刘协这个刚登上皇位没两天的天子的锅,但那灵帝与弘农王总不能不沾锅吧!
当然,这俩父子,一个已经死了快半年了,另一个也丢了皇位,袁术就是再小心眼,也不会去找他们的麻烦。
但为何又要说这口锅要让董卓也分一半呢?
还不是他纵容手下士卒抢掠、盗取皇陵闹的。董卓手中确实是无粮无钱,但耐不住西军与并州军共一万三千人的“团结奋斗”啊!
这一万三千余人先是在洛阳城内外大肆抢掠,既抢到了足够的粮草,也收获不少的“犒赏”,甚至不少人连酬军的军妓都免了。
董卓敢如此作为,纵然是有袁隗想打击汉室威信的原因在,但那董卓难道就能少了那九成九的责任吗?
一招抢掠,一招盗墓,不仅把西军并州军的犒赏给弄了出来,甚至还能分润到那远在旋门关的近两万都亭弟兄们。
试问,当西园军看到同在洛阳内外的其他士兵装得盆满钵满,看到那往东运出去的一车车钱粮,他们会不心动吗?他们会不生怨念吗?
可袁术对此并没有办法,只能等半月之后,各州郡的钱粮依数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