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 > 第84章 粮

第84章 粮 (第2/2页)

何苗到了屋中,将情况叙述给荀彧听,也说了自己的疑虑。

“车骑所言有理。”荀彧点点头道:“若那几个县真的有所动作,至少也会将钱粮运到离宛城稍近的地方,即便情况有变,也方便他们筹谋。”

“那依文若之见,此情况会是为何?”

何苗担心的不是那几个县给自己上眼药,而是怕出了其他变故,只是他并不能清楚的知道这其中究竟是出了何事。

“彧亦不知。”话音刚落,荀彧又说道:“不过彧有两计,或可能让车骑安心。”

“请文若教我。”

“一是加派人手西行,此事车骑已经在做,二是命仓曹派人去催促。”

听到这些信息,荀彧与娄圭的应对差别并不大,除了何苗已经派人在做的,他们都想到了从李严处着手。

若此事真与世家大族有关,那李严自然会露出端倪,若是李严知道此事后不露声色,那此事就不需再多费心思。

说完此事后,荀彧拿出一封帛书,开口跟何苗说道:“南郡已经回信,不知车骑欲购多少粮?”

依何苗与荀彧在洛阳时的计算,何苗手中的钱财只够买能供手下人马两月的粮,但实际上,洛阳与南阳的粮价是不同的,而南阳与荆南六郡的粮价亦有差别。

在洛阳,一石粮的价格在一百一二十钱,而宛城的粮价只有一百钱出头,到了人少的荆南六郡,粮价就只有八十钱上下。

当然,寻常人是不会想着去南边购粮的。

汉代一石约为三十公斤重,平常劳力想往南边走这么一个来回,最多也就能背二石粮,再除去在路上吃掉的部分,能带回来的也就一石半左右,跟在本地买的粮食差不多,还不用费那些工夫。

而对于有实力使动大船的豪族来说,他们也不会费心力去到外郡购粮,就凭他们的封邑和这么多年来买下的膏腴之地及上田,他们族中每年收获的粮食已经足够多,光凭府中的那些人,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完这么多粮食的。

他们卖粮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去买粮呢?买来的粮食运回族中,再等个半年就会变成陈粮,陈粮的粮价比南边各郡的新粮粮价还低,他们可不会做这种折本生意。

但这对何苗来说并不一样,不说秋后要上缴到京师的钱粮,就是他手下这数千士卒和其妻小也要消耗不菲的粮食,人家拖家带口地跟着他到南阳来,何苗总不能让人饿着吧!

而除此之外,何苗还知道一个旁人都不知道的信息,那就是之后的群雄讨董、群雄逐鹿。虽然何苗并不知道袁绍具体何时才会起兵反董,但只要刀戈一兴,粮食就是各方的抢手货。

不管何苗有没有兴趣在这其中掺上一脚,但多屯粮总是没错的。何苗唯一的烦恼就是手中没有足够的钱去买粮。

在到了南阳,心中有了这个计划后,他已经让郭大挑选出了几十个得力的人手,带上他的信物赶去济阳封邑的田庄,要趁着战事未起将食邑卖掉。

按道理,食邑是不能买卖的,但何苗相信,只要价格足够低廉,他那六千户食邑也能吸引到足够的目光。

作为前任皇帝的舅舅、前前任皇帝的小舅子,何苗的封地并不差,不说每户都能耕种百亩膏腴,但至少也是靠近水利的上田。

何苗简单统计了一下,那六千户食邑足有四万多亩上田,而一亩上田的价格少说也在三千钱上下,可想而知,若是这些田地全部卖出,能得多少钱呢?就是按三一之价售卖,少说也能有四千万钱,而若是将这些钱全拿到荆南买粮,至少也能买上四五百万石粮。(注)

光凭这几十个人,自然是无法将这么多钱从兖州运来的,但是若是派出太多人马,何苗又担心制不住蒋正手下的兵士,和姚期募来的那数千新兵;而若是派蒋正手下的人出去,他又难保那些人对如此多的资财不动心。

对此,何苗还没有想出合适的办法。可惜何苗无权处置何进那近万亩封邑,同样,何太后的封邑也是如此。

“何苗”的母亲舞阳君倒是有八百户食邑,但何苗并没有打算在此处着手,一是舞阳君的封邑在豫州,二是何苗很难找准与这个便宜母亲相处的方式。(注二)

自何苗将舞阳君接出来后,就只是在南下南阳的路上见过几面,随后就将其留在了雉县与何太后相伴。若是说何太后与宦官相善还有缘由,可舞阳君一个年迈妇人,又有儿子女儿赡养,为何还行了那么多无法让何苗忍受之事呢?

注:西汉的田价在数十至三千钱不等,临近水源、或是在水利设施覆盖之下的良田至少也在一千钱以上。而到了东汉,田价比西汉高出不少,一般在五百至四千之间。

注二:南阳有舞阴,舞阳在颍川与南阳的交界处,在颍川郡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