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我真不是完美修仙者 > 第162章 扬名

第162章 扬名 (第2/2页)

没有一个统治者能容忍手下跟自己谈条件。所以,陈天桥最终选择站在侯小强这一边。比起有些难搞的吴文辉,听话的侯小强显然更安全。

吴文辉确实不是省油的灯。哪怕被踢出局,也不代表他会就此沉沦。

事实证明,他很快就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了。

02

教父的复仇

吴文辉,何许人也?

2001年,西陆bbs上几个爱看网络小说的同好一起创建了「玄幻文学协会」。

2002年,为了改善早期论坛不稳定的性能,也为了可以看到更多网络小说,他们决定建立一个个人网站,租借了虚拟空间,买了域名之后,「网」正式上线。

六个创始人分别为黑暗之心(吴文辉)、宝剑锋(林庭锋)、藏剑江南(商学松)、意者(侯庆辰)、黑暗左手(罗立)、5号蚂蚁(郑红波)。

光听着这些个略带中二的名号,也可知他们对网络文学那是真爱。

起点创始人合影

其中,吴文辉和商学松主管负责技术,宝剑锋、意者主管内容,罗立主管商务和对外合作。

这几个人的分工恰巧满足了一个内容创业团队的职能所需。除了5号蚂蚁后来离开了之外,其余的五人在这二十来年始终共同进退,这在尔虞我诈的商业社会里并不多见。

在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络文学网站众多,像龙的天空,幻剑书盟等,都是当时翘楚。

网能够后来者居上,靠的就是成功证明了付费订阅的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其实最早尝试付费的是明杨·全球中文品书网,但没有坚持多久。

而网,在吴文辉的坚持下,进一步完善了收费模式,并确立了VIP章节订阅制度,后来又设置了打赏、月票等收费机制。

而且,他们为了激发创作者的积极性,早期网站所得的所有收入都给了作者。宝剑锋为了按时给作者发稿费,甚至把自己位于广东揭阳老家的房子拿去抵押。

那时候,不管是写书的,还是搞网站的,大家都是为爱发电。像吴文辉正职工作是程序员,宝剑锋是交警,商雪松在上海对外贸易大学教务处工作。

网站的收费让这些创业人员看到了可以继续做下去的可能,也让那些作者有了继续创作的动力。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作者来到了起点,使起点进一步壮大。

2004年,起点碰到了恰巧要拓展业务版图的金主盛大,以200万美元的估值被全资收购。

在这之后,起点就光明正大地靠着金主爸爸的点卡支付、游戏用户导流等资源,一步步成了行业第一。

不过,在2005年,盛大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盒子」开发上,网的处境一度尴尬。再加上,以吴文辉为首的起点团队,颇有「独孤求败」之势,工作上的缺乏激情,造成了一些编辑的不满。

2006年,中文在线投资成立了17k小说网,趁势挖走了血酬、黄花猪猪等编辑,同时挖走的还有血红、云天空、烟雨江南等作者。

在那之后,起点就推出了「白金作家签约计划」以弥补知名作者的流失。

如果说,这次动荡让起点团队遭受了打击,做出了一些改变的话,那么,侯小强这个外部人员的空降,则让他们重新燃起了斗志。

尤其是在涉及无线运营权、影视版权等切身利益的时候,本就异常团结的他们选择了一致对外。

吴文辉就曾在采访中承认,盛大文学时期,那一系列做法,把起点的周边利润都剥离了,让他扩张的**减少了。话里话外,虽没有明说,但大家也都知道他矛头所指是什么。

而他之所以会在2013年发起行动也是筹划已久。

首先,从第一次提出MBO失败之后,他没有放弃寻找投资方,想找机会尝试说服陈天桥;

其次,之所以会选择在2013年3月策反编辑和作者团队,也是因为那时候正是大多数作者选择是否续签的关键时期。

而且,此前盛大文学虽然赴美上市失败了,但原计划在2013年上半年再次尝试。在吴文辉的设想里,盛大文学方面为了上市不发生意外,即使他们真的逼宫,也会尽量平息这次风波。只是没想到,侯小强这一方会将计就计,同意他们的集体离职,放弃谈判条件。

吴文辉在败走之后,对外宣称生病修养,在家撸游戏看小说,但其实是在筹备新网站。

在那场风波发生的两个月之后,也就是2013年5月30日,由吴文辉带领的原起点创始团队开发的新网站「创世中文网」正式上线,背后的投资方是腾讯。

大概也是为了应对「创世」上线的威胁,盛大文学这边把罗立送进了监狱。关于这次牢狱之灾,当时各种八卦满天飞。

罗立在无罪释放之后是这么说的,「金钱到了这种量级,发生什么事都不奇怪。盛大花400万搞我,我认了。」

另一边,为了让新网站打响名声,吴文辉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去谈了一些大神作者入驻。比如,为了成功拿下猫腻,拿着几百万的预付款去猫腻当时的驻扎地大庆,抢先签下了他。

猫腻也不负所望,新作《择天记》的发布,为创世中文网带来了第一波大流量。

但那会儿的网文江湖各方势力是虎视眈眈:纵横中文网早在盛大文学发生宫斗之后,就高调宣布启动两千万元的挖人计划。

而百度,原本想要投资吴文辉团队,被腾讯截胡之后,在2013年底,以1.915亿元的价格从完美世界手中买下了纵横中文网,并将多酷和91熊猫看书一起整合,成立了「百度文学」。

还有一直都在努力追赶的17k小说网,以及因移动阅读而崛起的掌阅。

创世中文网虽然在上线一年后,拥有作品8万余部,单部作品最高订阅记录突破10万,创下了原创网站最快的成长速度,但短时间内还是无法超越他们一手创立的起点。

正如吴文辉自己所说,「内容工业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重新建站成熟的时间成本也很高。」

如果按此局面一直僵持,网文江湖很可能会是盛大系、腾讯系、百度系,大家伙儿各自占山为王。

局势转变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或许是盛大自己想放弃了。

起点之于盛大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盛大文学在网络文学市场的占比为72%,其中起点独占43%。

虽然吴文辉这一派创始团队加核心编辑的出走,肯定会扰乱军心,影响到网站运营。但从长期来看,起点多年积累的用户和庞大的中底层作者群还在,这也是创世中文网等其他新站无法与之匹敌的原因。

只是那时候,盛大集团颓势已显,陈天桥本身也因其上市挫败,有意找人接手。如果有人出的价码能满足他的心理预期,被卖似乎也是必然结局。

有时候把所有事情回归本质来看,商业斗争也很简单。干不过,那就买。上不了市,那就卖。就看谁不差钱了。

2015年3月,腾讯出了50亿,买下了盛大文学,并将其和自己的腾讯文学正式合并,更名为「阅文集团」,由吴文辉担任CEO。

在外人看来,吴文辉这是大仇得报了。

他虽然心情激动,但还是稍显克制地说,「这不是大仇已报。这件事没有仇,只有选择。陈总有他的选择,侯小强有他的选择,我有我的选择。最后我用我的道路回到了舞台中央。」

至于他的对手侯小强,在他出走后也并未过得舒坦。正所谓「兔死狗烹」,侯小强的权力最后也成了「架空」的状态。

此外,不管是罗立被调查一事,还是网上有匿名帖子爆料其管理不力、从不下基层等内容,各种流言的纷扰让他倍感精神压力。

他一开始还会在微博上公开呛声,到后来则是逐渐沉默。在吴文辉离开盛大半年多之后,侯小强也选择了离职,2014年初更是皈依佛门,师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这一路看下来,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他大概是身心俱疲。

只是滚滚红尘哪这么容易看破。侯小强虽有皈依之心,也抵不过世俗野心。嘴上吃素的人,心里未必吃素。

就在吴文辉执掌阅文后不久,侯小强也带着他的新产品「毒药」归来。

他延续以往作风,洋洋洒洒发了一篇长文《今夜,我去赴一场并不存在的约会》,结尾写道:

我在毒药等你们,我的ID是王侯。

03

一场轮回

时至今日,可能没有多少人还记得有过「毒药」这款app,侯小强的更多精力似乎也放在了影视IP的开发之上。

而吴文辉,带着阅文一路勇猛上市,却在2020年突然「荣退」,似乎很久都没有在公开场合听到他的消息。

如何看待两人的胜负?

当年吴文辉与侯小强,或者说背后陈天桥的根本矛盾,归根结底,是网文商业模式之争。

网文行业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也实属特殊,它在早期发展之时就确立了付费模式,这一点,吴文辉及其起点创始团队功不可没。

但陈天桥曾一度想要在起点推行免费化,-遭到吴文辉团队的激烈反对,只好作罢。

后来侯小强搞全版权运营,代表的正是盛大的集团意志,又与吴文辉的利益产生冲突。

盛大的计划与吴文辉团队的利益已经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虽然吴文辉离开盛大后,借助腾讯的力量,成功「复仇」,但并不意味着腾讯就是尊重他的模式,认可他对网文的热爱。

说到底,腾讯也是眼馋当时的网文市场,急需一个老将为其开疆拓土。

但当阅文吃下盛大,一统天下后,过去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

大概从2018年开始,网文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如番茄小说、七猫免费小说等一大批免费阅读平台。

这些平台,以免费的内容换取了大量的流量,对网文市场以往的付费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

而继续坚持付费模式的吴文辉,一下就从功臣,变成了阻碍集团的绊脚石。

在资本看来,给内容付费这种模式,实在是太「呆板」,来钱也太慢了。

网文最大的作用,就是流量入口,是成为游戏、动画、影视的内容供给源头。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依附于整个大文娱产业,网络文学才算真正找到了其无限的商业价值空间。

说白了,大佬们这么积极想走免费模式,无非是想以此来扩大流量,以便更好地打造IP。

他们想赚的是IP的钱。

毕竟,一本小说一旦被认为是IP,那就是几百上千万,甚至更高的价格,还有后续源源不断的衍生利润,这不比那微薄的订阅费来得多。

吴文辉团队二次出局,也就不稀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