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报复 (第1/1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谁偷了我的皇位!
二、疯狂报复
万历皇帝进过一番策划,运作,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天大的喜讯让皇帝欣喜若狂。张鲸为他抱来一沓子大臣们的奏章,报告了这个消息,但张鲸也知道其中的厉害,不敢直说,只是提醒皇帝说:“皇上,陕西道御史杨四知上来一个折子,您看一下。”
陕西道御史杨四知出生于江西鄱阳,籍贯属河南祥符,万历二年的三甲进士,也是一个投机政客,与张居正并无深仇大恨,善于分析形势的杨四知从朝廷邸报上闻出了一种反张的味道,从皇帝近期的作为上看到了皇帝的态度,赌徒心理,决定试一试,希望能从中捞到一些好处,就于万历十年十二月十四日上疏开列了张居正的十二条罪状,说他欺君蔽主、奢僭侈专、招权树党、忘亲背礼。
历史真正的记住了这个投机小人,也算是历史留名了。
万历心里没有底数,对张居正恨之入骨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还不敢贸然行动,不想因此把政局搞乱,无法收拾。更不想因此给天下造成一个暴君的形象,说他心底狭小,让天下的功臣寒心,还是故作姿态,下了一道很微妙的圣旨:朕十分敬仰张居正,在前几年,曾虚心委任张居正处理一切朝政,信任有加,谁曾想张居正不思精忠报国,怙权行私,殊负恩眷,欺负朕年幼,为自己和家人捞取好处。即便如此,朕还是念他受先皇托付,有十年的辅佐之功,姑且不予问罪,以全终始,成全他的名节。但其同党庞清、冯昕、游守礼,则下镇抚司大狱。同时戒谕廷臣,各自省修职业,不必再追提以往的事情了。
这个做法很虚伪,从他的批复上看,并没有对张居正怎么样。但这只是第一份弹劾张居正的奏章,从表面上看他是很仁慈的,实质上是向大臣们发出一个信号,纵容大臣们向张居正发起攻击,像美国在东海、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一样,向张居正和他的阵营发起挑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员令。很多朝臣心领神会,张居正正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以后的一段很长时间内,一些人都像万历禀奏,举报了一系列的有关张居正和张的阵营的人和事,无不依奏予以罢职或除名。反张运动不断地升级和扩大化,朝廷里一些和张居正关系密切的人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有点像在搞政治运动,大家一窝蜂,蜂拥而上,乱哄哄的一片,黑云压城城欲摧,于无声处听惊雷啊。
朝中反张运动不断高涨,很快就波及到全国,地方上的官员、乡官、藩府也闻风而动,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影响较大的事情有两件,一是高拱《病榻遗言》的流传,二是辽王次妃上疏鸣冤。
万历对辽王次妃所告的冤案非常感兴趣,表现出一种非凡的热情,涉及到皇家后裔,抓住不放,兴风作浪。其实,这是一件非常久远的事情,那时候朱翎钧还没有出生,并不在于张居正是否迫害了皇族成员,疏中提到张居正强占亲王祖业,盗侵王府金宝,使他对张家的赀产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由此可以捞到一大笔银子。弟弟潞王江将要大婚,皇帝和慈圣太后正愁没有银两,为了家族的利益,毅然决然的牺牲两个家奴的利益和尊严,查抄张居正和冯保的家产。李太后为了自己的孩子竟也同意了皇帝的行动。兔死狗烹,卸磨杀驴,心狠手毒,这历来就是历代皇家的一贯风范和做法,被一次次的运用。
张居正也真是可怜,尸骨未寒,就招来抄家之祸。让其家人为之受难。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的为大明朝工作,让已经衰落的大明王朝又得到中兴,盖世功劳与他得到的那一点点财产,九牛一毛,虽取得收入的方式不是太光彩,但也不为过,是对他劳动的应有报酬。我们一些企业高管,因为国家政策或执掌者国有资源,或单位的经济效益好一点,就要实行巨额年薪,几百万、上千万,毫不脸红,一点也不手软,借机为自己捞好处。房妹事件就是例证。张居正为这一点的财产还要落个被抄家的下场,令人寒心。大家为了此事向皇帝求情,皇家薄情寡义,李太后也只是问了一下就没了下文。
皇家已经作出决定,就布置人去查抄张居正的家产,专门组成一套查抄张居正冯保财产办公室,在刑部侍郎丘橓、刑科给事中杨廷相、锦衣卫都指挥贾应魁的具体主持下,组成众多的小组,如行动小组、登记小组、运输小组等,在京师、江陵两地同时开始行动。最令人气愤的,地方政府行动过分的迅速,在接到皇上配合刑部行动的命令后积极行动,抢头功,捞油水,提前赶到张居正位于荆州的家中,把门给封了起来,他们将张居正的家人都赶到一个院子里,限制行动自由。等刑部的人来到荆州后,就投入紧张的查抄工作之中,没有人想起张居正的家人还被关在一个院子里,缺吃少喝,饥寒交迫,等到他们想起时家中已饿死十余人,惨不忍睹。
这次抄家没有达到期望的数目,皇帝和李太后仍不肯罢休,又牵上了曾省吾、王篆、傅作舟三家,后在众人的一再劝说下,才勉强收住。一场空前的政治风暴,一场惨无人道的抄家才被画上句号。在这次抄家中,张敬修自杀了,张懋修两次自杀未遂才留住一条性命。两个儿子被万历发配到边疆效力。张敬修临死前留下一道血书,字字血,声声泪,催人心碎:“呜呼!天道无知,似失好生之德,人心难测,罔恤尽瘁之忠。叹解网之无人,嗟缧绁之非罪,虽陈百喙,究莫释夫讥谗,惟誓一死,以申呜其冤郁。”(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