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二百十八章 必须有来处,方可有去处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奶爸戏精!
文委官微也没内涵谁,就了一个不到五分钟的短视频,还是吴潇湘在车上用手机录的。
关荫开着车,高峰期等绿灯的时候,很随便地,坐在驾驶座上,头不摇手不抖,似乎极其轻松的来了一段《五台会兄》那段“五台山”唱段。
“干啥?”网友们闲着没事上去问。
文委:“关老师又出了一个新剧本。”
戏曲?
“嗯。”文委感叹,“你说同样都是行业的翘楚,人家怎么就能干一行爱一行,出手就是精品呢。”
……
“京剧里有段‘叫小番’的唱腔,似乎也不比这个差吧?”一些网友不忿,“这人对京剧有偏见,丝毫不关注京剧的展。”
哟?
有人主动给我们说话?
研讨会上那帮人乐了,这下可全部跳出来了,这可是观众对关某人的讨伐!
“关老师乡土情节还是太重了。”一帮京剧爱好者跳着脚质疑,“只要能用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难看出京剧才是百戏的终点。南北西区汇聚帝都,才形成这么超越所有剧中的戏曲艺术,现在死抱着别的地方剧种,一点儿也不关注国粹,这很难让人信服。”
甚至还有一些戏迷跟着批评道:“小山头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又不是你辅都一个地方的,光关注秦腔,你也不看看,要是其它地方剧种有生命力那还能出现京剧这种艺术形式?”
于是,关荫顺着他们的意思,也来了一段“叫小番”。
这是戏曲《四郎探母》中,京剧版本里面的一句唱词。
全句唱词“扭过头来叫小番”。
高明的戏曲艺术家对这句的处理可不仅仅只是音调高,抑扬顿挫如怒海云涛,这是要表达杨四郎复杂心思的一句唱腔。
好听不好听?
好听。
可你要说绝无仅有,那你就是个坐在经历的癞蛤蟆。
这段唱词中,杨四郎的音调要清越高昂,用以展现此刻心中极其复杂矛盾的状况。
关荫连着来了三种。
先是这出戏传统唱腔中的嘎调唱法。
特点就三个字,清、高、亮。
尤其这一个“番”字阴平字,以比前面“小”高五度的音调唱出来那是足以赢得满堂彩的一声。
可关荫接着又用了须生唱法,还是清亮高的唱法,可听来却又苍凉悲壮中隐藏着遏制不住的喜悦,莫名更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渲染能力。
到了第三种类型,关荫使用了比青年武生唱法低沉,仿佛是吞住了这句唱词一样唱了出来。
看完视频的网友不明白。
“@国子监@戏曲研究院@帝戏,出来解读一下,谢谢。”这帮人还挺有礼貌。
国子监:“外行,不胡说,有请戏曲艺术家。”
帝戏:“略懂一点,不深刻,但能看出来不同的用意。”
帝都戏曲研究院:“帝戏先说。”
帝国戏曲研究院:“挨个来,正好我们也在琢磨。”
帝戏:“第一种不必说,传统唱法,我就一个字,好听!第二种,表现的手法不仅仅在杨四郎,还衬托杨家将。你想,杨四郎都须生,甚至是老生唱腔,佘太君那得是什么年纪?什么叫精忠报国满门忠烈啊?不过此前没有人考虑过,或者说考虑的没有被重视过。”
明白了。
“第三中唱法,怎么说呢,这是在嘲讽啊,在嘲讽一些自称戏迷的网友,”帝戏赞叹,“到底是惹事精,不用太多语言,跟一些以京剧爱好者和学者的人对喷。你不是认为你们认为的才是最好的嘛,那你给我解释一下杨四郎一个武将,为什么再这出戏没有武生的表现空间?合着你们家杨家将系列还分不同时空啊?此杨四郎非那个杨四郎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