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官道上的人们 (第2/2页)
这就是后话了。
散修的世界是王八过泥潭,越爬越难。
至于那些逆天传说,大部分都是说出来让你爽的。
爽爽就好,千万别走心。
……
余生贵走在后面,他慢慢地品着这份玄妙。
这感觉玄之又玄,妙不可言!一炷香之前,刚凝气的感觉仿佛有扇门。
你走,门也走,你跑,门在跑,你停,门也停。
现在余生贵已经来到门前,咔哒一声,他推开门,但看不清里面。
余生贵慢慢的跟着驴车走,查验着提升带来的差异。
……
哒哒哒哒哒哒~
一匹快马跑过,飞速掠过余生贵,飞速的掠过小驴车。
余生贵充耳不闻,心神抱一,但快马却吓得驴一惊,车一震。
这一震,老人惊醒睁眼,挥了挥鞭子,感觉毛驴安静下来,又抱着鞭子闭眼睡去,车上青年努力地睁开眼睛,擦了擦口水,看着眼前的大筐,闭上眼睛,抱在怀里,把头埋在筐里,垫着骨头舒服的睡去。
在庄子敬的脸马上贴到骨头上的时候,仅仅不到一尺距离,筐内的骷髅头下巴骨,紧张的动了一下,滚落在筐的一侧,避开青年幸福的笑脸。
再次入梦的庄子敬,口眼鼻耳越来越多的白色气流,淡淡的进入筐内消散开去。
身后三丈,余生贵不紧不慢地跟着眼前的驴车,默不作声地走着,他的自信又拾了回来。
……
南城门的门洞里,破衣喽嗖,踢踏着脏草鞋的乞丐老邢也跟着跑出来,后面跟着几只狗!
经过南城门,呆立的兵士脸上抽搐着,看着眼前的人跟狗,跑过去,意识到这已经超越他们的思维范畴,仙长的底线……。
开运大街南头这边,乞丐老邢被妻女赶出家门的事情他自己跟别人说了一遍又一遍。
这一直都沿街要饭,这谁没见他再找个女乞丐啊。
单身一人!
众人眼睛再次圆睁。
这时候一个兵士反应过来,一副大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无奈的给大家递了个眼神,意思是刚才跑过去的衙门里的人,也是有男有女的。
众兵士身形一松,脸上恢复笑意,准备拿起掉在地上的武器。
“汪汪!”
几只狗超过乞丐老邢,四足发力……
“我的天……”
看门的兵士们忽然眼前一黑!
……
春风大街上的迎春胡同里,一胖一瘦两个男子,急急忙忙穿衣提鞋,从一个雨角遮挡的牌楼里跑出来,衣衫不整的胖子被小厮抬着爬上马背,看胖子坐稳当了,小厮也翻身上马,劲装小厮回头看看胖子,胖子死死地趴在马背上,人马浑然一体,小厮确认已经稳妥,轻挥鞭,带着托胖子的马走出胡同,出胡同直奔春风大道,没多久拐弯上了开运大街,
上了大路,眼看可以快跑起来,小厮轮番拿鞭抽两马,一时马鸣人嚎,两马八蹄翻飞,直奔南城门!
胡同里瘦的那人单腿蹦着,弯腰提鞋,围了围官袍,扶了扶官帽,翻身上马,紧打缰绳,双脚软塌塌的夹了一下马腹,出了胡同,张望一番,发现没人在意这事,就沿着春风大道一路向西,
直奔荒古广场的城主府方向去了。
城主府的门房卫兵远远地看见一人衣服翻飞,抱着马身奔着他们冲来,眼睛好使的一个兵士反复辨认,认出是马上的人正是宴宾司的姜云祁姜大人,立刻招呼其他人拉开门前拒马,让出一条路来。
哒哒哒哒哒~~~
手软脚软的姜云祁姜大人死死地抓住马鬃,直接冲了过去。
没多久,这宴宾司的屋子里,喊声,呼声一片,几个人慌张地跑出去,分各路跑向城主府外院内的各个衙口大楼。
半柱香的功夫,十几匹各色快马冲出荒古广场,其中大部分上了开运大街,就直奔南城门去了,没走多远,其中一匹黑衣黑马的影子离开马群,拐弯奔着荒古城内凡人唯二的大营而去,黑马上的黑衣人摸出马褡裢里的令旗,插在后背,黑马狂飙,一时风把旗子带得猎猎作响。
黑衣人怒目圆睁,手中不停地反复换边的打马,黑马鼻孔冒着白气狂奔。
哒哒哒哒哒!~~~
闹市里,黑衣黑马急奔而过,烈马扬蹄踏地无眼,一时大街小巷,杂物乱飞,沿途百姓,你推我,我挤你,乱成一片,成全了好些平时互相只敢看,不敢聊的人儿。
沿街小贩惊得连连把东西搬起来后退。
这令旗在身,官家办事,哪个敢拦!!
剩下的十几匹各色快马很快到了开运大街,在开运大街雁阵排开,但见这十几匹骏马之上都是重铠军士,盾牌朴刀弓弩箭支都挂在马侧,马上每个披甲人都是久经沙场的模样,一脸凝重,一股冰冷杀意从众人身上蔓延开。
为首的一个红缨重盔重铠将军走在中间,领着众人直奔南城门而去。
开运大道上,所有的人纷纷让路,生怕一不小心冒犯了将军。
雁阵群马不急,马蹄碎步,凌乱地踏在开运大街的石块路上,好似在等什么。
黑衣黑马的传令兵这边刚到荒古城的右大营直道上,门口的卫兵长就看到,没等人马跑近,立刻安排人进大营中帐。
黑衣黑马传令兵连人带马急速地冲过大门,直接跑到大营中帐。
“报~~!”传令兵胸口剧烈地起伏,但这个“报”字还是短而有力的喊出。
大营中帐内,一名披甲将军正在看着自己手上的钢剑。钢剑泛着冰冷的光芒,虎躯一震,盯着传令兵。
“城主有令,命将军带近卫二百,南城门集合。”说完传令兵起身,递上城主右大营虎符。
将军把虎符跟自己那部分对在一起,确认无误,凝神思考片刻。
“末将得令!”说完,对城主府方向抱拳。
“传令荒古卫,龙虎豹鹰四位伍什长带齐人马,立刻校场集合,其他人留守大营,不得疏忽!”
“得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