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二圣的微服私访(4)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大隋嫡长孙!
书舍相邻之所,便是食舍。
杨坚和独孤伽罗走进一看,发现各个窗口,南北各异的吃食,都有些新奇。
出宫有些时间了,但看到热乎乎的蒸饼,杨坚索性让庖厨给每人都用蒸叶包了一个。发现里面的馅儿,除了蔬菜,还有零星肉花,特别好吃。
后面过了住舍,往前面的各学馆走去,杨坚不免叹道:“朕上月还去太学,同士人们讨论礼乐方面的事项,但感觉太学,国子学,都未能像学院之所,功能齐全,可都是安乐(宇文恺)你的功劳啊!”
宇文恺听闻皇帝之赞,忙回道:“陛下过誉了!不瞒陛下和殿下,这些思路,甚至于图纸初稿,都是大王所绘。微臣也只是于各区域,进行协调绘图而已!大王在建筑、水利诸多方面,皆有才华,且给微臣了不少灵感!”
杨坚一听,不由得看向手边的爱孙,笑道:“好孙儿!”
来到儒学馆,杨坚和独孤伽罗,一道翻阅起了书案上摆放的书册,第一眼就看到了刚印刷而出的《文集》,拿起阅览后,《文集》的纸张,虽然比不过少府专人印刷出来的精美,但字迹清晰,其中内容更是儒学名篇,多富教育意义。
王隆于一旁,主动介绍起了皇孙杨昭事先安排的课程教授诸事。
在得知踏入学院第一年的学子,不仅要学习十几门理论课程,还有骑射方面训练,及期末考核后,二圣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去年时,爱孙所言的官学考核办法。
关中之地,从去岁秋开始,按照朝中命令,尚保留的县郡官学,确革新了考核制度,以剔除滥竽充数的官学讲师,另有不学无数的士子。按照四月长安等地送上来的奏报,还有杨坚三月初时,往弘农一带的视察来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朝廷毕竟是第一次在关中地区试验,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要将规矩立好,于将来在天下重建郡县官学,还需要数年磨合。理工学院的相关制度,却更为具体,或许可以再试用看看。
而按照地方上奏,在其他地区官学暂停办理后,私学大规模兴起。杨坚和独孤伽罗月前还有交流,文教的主动性,当抓在皇室、朝廷手中。即便是将来,也必须以官方教育为主。
来自于帝王的敏感,两人早在看到今次廉价纸张和活字印刷术的革新后,亦有合计,以后书籍诸事,也必须牢牢控制于皇室手中。
东汉末年,张角领太平道揭竿而起,正因民意为之把持,而廉价书册这个媒介一旦出现,可想而知,自会加剧了信息传播。于此,势必成为历代帝王们警惕之重点。
特别是清朝的文字狱,最为兴盛,由顺治开始,一百多年不间断。当然,明时也存在过这种现象,尤其是老朱和嘉靖帝时期,最为忌惮。倒是隋唐比较开放,社会风气积极,鲜有此事。
离开儒学馆,又来到农学馆,看到试验田里,按照杨昭安排,几位被请来的农学家,正做研讨的关中地区新耕作模式,含有牲畜粪便的合理应用等。旁边的田地里,已被选种插秧的水稻,亦在茁壮成长。
后面的工学馆,医学馆……二圣皆浏览了一边,心中感慨万千。
国子寺下辖诸学馆,主要研究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人,最后还是为了做官。
但理工学院的教授方法,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结合现实,实践而出,最后应用各行各业!
这才是该有的模式!
总之,这一趟来得值!
即将离开理工学院时,望着马车处围着的王隆等人,杨坚道:“皇孙年少,诸事处置经验,大不如诸君。而理工学院,以朕观之,于朝野大有得利,便有赖诸君共同扶持作为……”
直到二圣的车驾消失在前方道路,王隆等人,尚未转身。但从旁看去,他们每个人都面露振奋。为天子所言,他们教学的理工学院,前途一片光明!
未来的待遇,说不定同国子学内的博士相差无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