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第2/2页)
一样的价格,人家来沈盼睇这儿,顺道买了冰棍。
本该是农忙之后不好卖的冰棍,在城里人这里还是好卖的。
一天下来能卖两百支冰棍,六七十份水晶糕,能赚七八块钱。
沈盼睇第一回吃上了雪糕,别人说那是奶香味,怪不得这么贵。
不过也是赚钱的,像这样的雪糕,五十支就搭十支。
要是全部正价卖出去能有八成,运气平些三四成,差些的话会赔钱。
可要只批十支,运气最好也才五成,大多一二成。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八月底,冰棍跟水晶糕均下来的净利润比为3:2。
在城里头卖冰棍水晶糕攒了一百一,加上之前农忙攒下的五十三。
两个月的时间,攒下的钱够读完初中(学杂费、粮食价格不涨的话)。
开学前一日,盛丽开金口问了问沈盼睇钱攒够没。
都想好,沈盼睇说个不字,把她好好骂一顿,这两个月都见不到什么人影。
“学费攒够了。”
盛丽到底是供过两个初中生的,眉一蹙:“书费杂费也是要交的,家里是不会给你出的,没这个闲钱。”
沈盼睇抬头问:“为什么只有我不能上初中?”
被这双眼睛盯着,盛丽撇开了头,因为什么,因为她让她受尽屈辱,被婆婆骂要绝了沈好稻的种。
“家里头没钱。”
“我攒到钱了,我自己供自己上初中。”
“免得别人说我对你恶毒,你要是真的自己攒到钱,我就让你去上初中,家里的事我也不要你这个十多岁的半个大人管,你只管去读你的书。”
这些话,盛丽也跟别人说过。
村里头的人,不会觉得盛丽对女儿苛刻,初中一年下来要三十块钱。
沈家供不起五个孩子一起读书,前头的娇姐儿已经念了两年了,再念一年就要初中毕业,总不好半途而废。后头的两个七岁的龙凤胎,更应该上学,小学一年五六块钱,三个小的一年二十块钱,都没沈盼睇读一年的初中花用多。
话已经说出去,再在沈盼睇面前说一回,以为说完了心里的气能出。
却见沈盼睇点了点头,很是乖巧,似乎刚才跟自己顶嘴的人不是她一样。
盛丽抿嘴深呼吸:“什么人啊。”
盛丽甩手出了门,见了熟人说起自家那个气人的闺女。
那个非要上初中的女儿:“是我不想让她上初中么!也是十几岁的人了,不知道看看家里头都没有钱,我跟她爸没本事,要是有好人家,当年就应该把人送到好人家去。”
“哪家能有亲娘好,盛丽你好好的跟小孩子生什么气。就没有比你们家对女儿更好的,你前面两个闺女不都给她们上了初中。也是盼睇没赶上好时候,供一个初中生一家子喝稀的,供两个初中生,那是要喝西北风啊!”
“你家这闺女心气高的?盛丽,你家盼睇跟我家儿子同年的吧,都要上初中了?我家兔崽子开学才五年级,恁不争气!”
“上什么初中,你要盛丽全家喝西北风啊。”
“话不能这样说,前头两个闺女都初中生,后头的儿子一定是要读初中的。说起来是不能供这么多初中生,可就凭盛丽男人宠小闺女的劲,喝西北风也是要给小闺女读初中的。算下来就盼睇没书读,这换我我都要想不开。”
“去去去,离远点,孩子都十多岁的人,你还挺能跟小孩子共情的,还替她委屈上。她委屈,我不委屈啊,总不好给她上学不给鸣子上学,难不成我把娇娇给退学了,这都学了两年了,前头的钱都打水漂啊。”
“我真的是欠了她的,活该给她当牛当马,还没得好脸色。”
“行了。我就是这样一说,哪里不知道你啊,谁都没比亲娘更希望自家孩子出息。你可别跟我气,是我嘴上不把门,说话没个正形。”
盛丽低下头去,亲娘这名头可真好用。
对女儿好的名声也是好用。
“算了算了,我也不管她,什么出息,别跟我闹我就谢天谢地。”
……
次日,天刚亮。
盛丽起来时,盼睇喂好了鸡。
见了盛丽叫了一声,而后冲了个澡,换了身衣裳,拧干了头发。
“还有人早上洗头的?”
“我要去镇上报道了。”
盛丽太惊讶,以至于愣住了。
等回过神的时候,沈盼睇已经出了门。
她站在门口一瞧,这人影都走远了。
去吧,去吧。
盛丽跟人说的那些话,不准盛丽把人叫住。
这一两个月,为了体现自己的大度,她没少跟人说这件事。
打心里,她也不信不花家里头的钱,沈盼睇还真的能把初中读下去。
又不是只有第一个学期的学费重手。
盛丽更信,沈盼睇睇一个学期都读不完,就会被人赶到家里头来催学杂费。
“盼睇这是去镇上?”女人拿着扫帚跟盼睇打招呼。
“婶子,我就是一个初中生了!”盼睇露出一个大笑脸。
!!!
沈好稻家,真的打算喝西北风了!
“你娘怎么不陪着你去,不交学费么?”
“我自个交,我妈不是前两天跟你说这事么,婶子忘了?”
……
这叫人怎么信?
沈盼睇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自己攒到念初中的钱了?
看着沈盼睇远去的背影,女人摇了摇头。
不行这事得去问问盛丽。
盛丽的男人,肯定藏私房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