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9章 (第2/2页)
“哪里是一样的,你要读书又管不过来,盯着这么点东西你别去上学好了,天天在家种蘑菇。”说着沈时娇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留在家里你能照料的蘑菇也多,到时候挣钱也多。”
沈盼睇笑了:“开玩笑么,不太好笑。”
“读书不就是为了挣钱。”
沈盼睇是为了离开这个家,越来越好,离得越远,她似乎越自在,看过的风景越多,心境就更广阔,不再去计较那一点儿得失。留在家里,她会越来越不像一个人。
“我会念大学。”沈盼睇坚定道,“二姐要是喜欢种蘑菇,明年你可以跟爸妈一起种蘑菇。”
“真对家里好,就不是藏着瞒着。”
沈盼睇没说过对家里好的话,她都跟盛丽闹崩,在沈时娇那里,她就应该一心为这个家才是:“去年这时候,妈还在为我收秸秆不给我吃饭。人只喜欢捡钱,哪里舍得风险。”
沈时娇无言,确实,纵然沈盼睇说过,其实沈盼睇就是说过,家里头也不是支持的态度。
谁知道最后能不能成,贴进去的钱却是真的。
“过年的时候,也没见你提。”
“先说好卖不出去,不能算到我头上。”
“现在怎么这样无情,眼里就只有钱,算计家里人……”
沈盼睇不管沈时娇多么失望,把话说好了先:“二姐要是不在意钱,就不会这样说我,再说了妈早说了各过各,她也是这样做的。我提不提是我自个的事,不是非要这样做,你没有道理怨我,二姐你的思维还很旧,家里头的关系早就变了。妈不给我留饭的时候,你没话说,现在也就不要再说多的。”
“我以为你是在意这个家的。”
“老黄牛么。”沈盼睇摇了摇头,她还想过好日子的。
沈盼睇泡了杯奶粉,问二姐要不要,沈时娇喝不下。沈盼睇不多说些什么,拿着作业册出来,趁着天还未黑做题目,题目是手抄的,老师写在黑板上,她们誊写在作业册上。拿了英语和数学书本回来,数学书里还夹着两张卷子。
别的书没有带回来,多了也麻烦。
沈盼睇考上市中这件事,沈好稻有的是喜悦,他人的追捧下,是沈家出了一只金凤凰。说起来是,沈家要出一个大学生。
这个闺女,比沈好稻期盼中优秀,实际上他对这个闺女没有多大的期待。
儿女多了,就不值钱。
他有四个闺女,对三女还真是不上心的。
大女儿是他头一次为人父,二女又跟三女差了四年,那时候家里孩子不多,攒的工分够养两个女儿的。
到了三女儿,是第二年儿子就出生了。
前头有两个姐姐,后头有年龄相近的弟弟,沈盼睇自然而然被忽略了。
成绩好,是这两年沈好稻对三女的印象。
在别人的话下,沈好稻从一开始的不赞同女儿念高中大学,到现在是觉得念个大学也没什么,现在说大学都是不要钱的,国家培养人才,也给分配工作。
“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到时候人留在城里跟人结婚,那是一分钱都不往娘家带。”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算是念到大学,也是给别人家养媳妇。还真的是一毕业就结婚,就是大学生分配工作跟沈家也没有什么关系,那都是别人家的媳妇。
盛丽的话说出口,沈好稻就很纠结,还让不让闺女念大学。
沈好稻有些埋冤沈盼睇:“不去念中专,念什么高中,中专出来包分配,工资也高还可以弄到非农户口。”
领着粮食,领着工资,多么好的事情,偏偏要去念高中。
要多读四年的书,少挣四年的钱。
读书厉害归厉害,三女心里头都没有算盘的。
沈盼睇随沈好稻怎么说,反正事情已经定下来,她已经是高中生,也没有哪个中专会要她。
瞧着沈盼睇那模样,盛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盛丽哪里不知道大学的好,听别人那样说,那么多人想要念大学,就知道大学有多好。沈盼睇这两年是没拿家里一分钱,还往家里带东西,可是这是沈盼睇自己的本事,这是沈盼睇跟她作对后结果。
沈盼睇越是出息,越能显现她这个当母亲的失败。
对沈盼睇,她已经说不上什么话,哪怕再气愤,面对丈夫的喜悦,村人的恭喜,所有的脾气都无处发泄。盛丽将自己看成沈盼睇的母亲,在别人的眼中,她确实是这样的角色,她也有管教沈盼睇的权利。沈盼睇的行动,无疑在挑战她的地位,沈盼睇跳的太高,太不把她放在眼中。
再看着沈盼睇的那张脸,竟觉得无一相像。
“本来今年,你也是能上学的。你二姐现在挣钱了,家里三个人供四个人读书,咬一咬牙是供得起的。”盛丽说了软话,“也是你自己有本事,才没让家里耽搁两年。”
真的耽搁下来就不是两年,就算家里能供得起,沈盼睇也不会再有念书的机会。
听家里的安排,今年的她,应该正好照顾两个念小学的弟弟妹妹,等弟弟妹妹念初中的时候,把她嫁出去,她的彩礼可能就是弟弟妹妹念初中的学费。
沈盼睇笑:“妈原来是这样想的,那帮我劝劝爸,我要是耽搁这两年,到时候就算是考上中专,跟大学毕业差不多的年纪。爸应该想开一些,这不是就跟你们之前想的是一样的。之前只是个中专生,现在我有机会成为大学生。”
盛丽有苦难言。
盛丽心里头是怨沈盼睇的,说给别人听的苦衷说久了,也成了真的苦衷。所有的不顺,所有的不公,都恰好能怨到沈盼睇头上。
即使她知晓这一切,却无法改变自己对沈盼睇的看法。
沈盼睇开始脱离这个家的时候,盛丽真的就像一个被女儿寒了心的妈,也像是一个悔不当初的妈。
在那次忏悔之后,瞧沈盼睇的目光都有些小心翼翼。
被沈盼睇这样一说,她就低下头去,沈时娇皱眉,瞪了沈盼睇一眼。
可是沈盼睇像是完全看不到妈的难处。
她们说的根本不是一件事情,听到盛丽说她挣钱的时候,沈时娇是抬起下巴的,这时候再瞧沈盼睇越发觉得这个人冷漠可怕。
说了这样的话,不应该是解开误会,皆大欢喜?
妈都低头了,她还想要怎样?
妹妹会读书,不可否认,但是三妹的出息,却是以母亲的委屈为底色的。沈时娇跟盛丽的感情好,爸妈里头,她就是偏向妈,此时的画面跟一根刺一样扎眼。可是人各有天分,她在读书上没有什么本事,不然她也读个高中,现在妈就不会这样憋屈。
沈盼睇是家里第一个高中生,成绩还不错,而自己只是初中毕业生。这种差距摆在这里,要是沈盼睇考上大学,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可是她就是没有读书的天分,人各有志,在厂里做事,她手脚麻利,也是一种本事,即使车间并不是那么好呆,也苦也累,可她就是能在哪里呆的心里舒服。
都是工人,没有谁瞧不上谁这一说。
不是只有读书好这样一条出路,她没有三妹聪明劲,也没有她那么多心眼跟算计。明明是一块儿长大的,也没有人教三妹自私,她却成了眼里没有别人的人。这人的好坏,有时候也是天生的,妈说出来的一些气话,真是箴言。
其实妈早就将三妹看透,只是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不能够完全割舍掉。
睡觉前,沈时娇忍不住多嘴,让沈盼睇心疼一下妈:“你也应该长大了,站在妈的立场上想一想,你觉得你做的对么?”
沈盼睇知道,在盛丽的立场上,她做什么都是错的。
月光从窗透进来,沈盼睇闭着眼睛,能感受到月光。
不是完全的漆黑,她倔强,不睁眼。
用实际行动表明,并不想聊天。
耳边听到二姐的叹息,她不仅是跟盛丽有不同的立场,她跟二姐也有不同的立场。在思考别人的立场之前,在心疼别人的苦衷之前,最起码要剖析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
不然一次次去拥抱,给不了别人温暖,给了自己伤痕累累。
后天就是中秋,这是个大节日,家里日子好过难过桌子上都会有月饼。
翌日,一大早沈盼睇就拿着月饼上了大伯家门,其实是找奶奶,四个月饼六个梨半斤鸡蛋糕。一份像样的节礼下来,也就一块钱,沈盼睇是舍得的。老太太乐呵接下这些礼,要切月饼给沈盼睇吃。
沈盼睇没要:“奶,我跟鸣子去城里逛逛。”
沈奶奶也不留人,说人多,两个人避着点人。
中秋确实是热闹,说是明天过十五,今天却也是周日,工人、学生都放假,对工人来说是连着两日的假。中秋是团结的好日子,家里头总是要吃上顿好的,到集市里头荤菜都得排队,人挤人的鱼、肉销售一空,买也买不到。
一个个的架势,跟肉不要钱一样。
去供销社,买到了最后一份月饼,这还是贵的被剩下,晚来一点点贵的月饼也没了。
两毛五一个的月饼,还真是天价。
往年买四个月饼也就这个价格。
“也不知道妈又没有买到鱼。”
看今天的架势,鸣子都不指望,能买上肉了。
只要能吃上鱼,就很是不错。
“看看新鲜梨果,两毛钱一斤。”
沈盼睇掏毛票称了两斤梨,摊主还搭了个小梨,路边借水冲了冲,甩了甩水,还蛮甜的。一块钱三斤的苹果,称了三斤,都给鸣子带着。
苹果、梨都塞到麻绳袋里头。
月饼挎在篮子里,买不到鲜肉,只能买卤肉,整了半只烤鸭放在篮子里。
拿出来的十块钱,花用去一半。
沈盼睇没有什么购物的**,接下来的任务,是把鸣子手里的两块钱花掉,是盛丽给的钱。
酒盛丽会买,再说家里头上回沈盼睇带的酒还没有喝掉。
选了选去,买了斤卤猪肉,又买了些江米条,两块钱一分钱都没有浪费。
https://www.lusetxt.com/books/27274/27274185/244570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usetxt.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use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