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玉泉院中陈道长 (第2/2页)
“不瞒道长,晚辈祖上也是武学世家,原是武当俗家弟子,家传的是以形意拳、太极拳和八卦掌为主的武当武艺。”
“只是如今早已没落了,不过晚辈对此道很感兴趣,因而特意了解过全国各武学流派,对古老红拳知道一些皮毛。”
柳韵恭敬点头答道。
“原来如此!难得还有了解和喜欢真正武道的年轻人,
你们不必拘礼,现在不讲究这个了,若是没事儿,咱们到旁边亭子里聊聊!”道长恍然,随即提议道。
“晚辈正有请教之意,荣幸之至!”柳韵抱拳道。
“固所愿也,道长请!”孔风则拱手点头道。
道长点了点头,带着两人来到不远处的一处凉亭坐下,又泡了一壶茶水。
孔风见状为道长斟茶问道:“还未请教道长贵姓,尊号若何?”
“免贵姓陈,贱号追云,你们喊我陈道长就行,现在不兴道号,我也是取之自娱罢了,也不兴这些礼节,随意一些就好!”道长摆摆手道。
“追云,欲如白云悠悠,欲与天公比高,欲比白云先生,道长好志向也!冒昧问一下,陈道长可是希夷先生后人?”
孔风赞叹了一番陈道长之道号,因陈抟老祖曾号白云先生和希夷先生,故而问道。
“谬赞了,贫道确为陈抟老祖后人,历代皆有老祖后人于这玉泉院中修道,也算是一种守护和传承吧!”陈道长点头并解释道。
“实乃精神可嘉也,传闻希夷老祖在易学方面乃是集三教大成者,多有预知天机之事流传,晚辈颇为钦佩!”孔风感叹道。
“没有那么夸张,老祖因为早年经历,确实对儒释道三教都颇有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周易》的理解,融合了三教思想,颇有一番心得。”
“至于预测天机之事,实乃民间讹传,不可尽信!”
陈道长摇摇头道。
“传闻希夷老祖修道有成,寿达百二,莫不是入得炼气之道了?”
孔风继续问道,这是他最关心也最好奇之事。
“唉…传闻罢了,哪有什么炼气之道!”
“老祖前半生蹉跎科举,后半生隐居潜修,说来只能算半个道士,又如何能半路出家而得道呢?”
“再说以当时之天地环境,修道炼气已经极难了,秦汉之后能入此道者极为稀少!”
“老祖不过是自创了一套养生内功,名为《胎息诀》,俗称睡功,实为武学功法。”
“可惜此法核心传承已失,不过就算未曾失传,也不易修行,需要极高的心性。”
“老祖因为心境旷达,又结合道家养生之道,大器晚成,侥幸破入先天之境。”
“若以先天寿元,理论上可无病无灾活到一百五十岁左右,可惜老祖早年间颠沛流离,苦难实多,有伤根基,因而只活了118岁。”
陈道长先是长叹一声,随后详细解释道。
“确实殊为可惜,不过想来希夷老祖应是含笑而去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今能入先天者恐也不多!”
孔风听后豁然开朗,颇为感慨道。
“哦?孔小友对武道也有研究?莫非也练武?”陈道长闻言诧异问道。
孔风摇摇头,正待解释,一旁的柳韵却是忍不住插话道:
“陈前辈,风哥,你们在说什么啊?什么炼气啊修道啊先天啥的,我怎么听不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