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3章 祭孔大典得圣嘱 (第2/2页)
“古代之事,我只知道儒修一直有,甚至不少,但很少有达到较高境界者。”
“尤其是我们孔家,历来都有修士,也只有修士能担任衍圣公,但是修为历来都很低,没出过什么杰出人物。”
“其他的只能你自己从历史资料中去寻找佐证,或者跨海去寻。”
“至于现在,反正我们这是早没了,孔孟都是一样。”
“或许海那边会有,因为关键的资料和一些宝物以及文化传承都被带过去了。”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南孔,是曾经真正的由北方南迁过去的嫡脉。”
“虽然后来又让嫡于北了,但或许有些传承存留也未可知。”
“我知道了,多谢族长告知!另外,我建议族长从现在开始可以要求族内小孩儿恢复学习儒家经典,将来或许能成为修士。”孔风点点头道谢,随即又建议道。
“此事我也有此想法,只是恐怕没什么人会响应,现在可不像以前,衍圣公说啥就啥,族长也就是个名头,搞祭典的时候组织干活的。”孔族长无奈道。
“自愿便是,无需强求。”孔风点头道。
“嗯,此事先不说,我跟你说说祭典的事情。”
孔族长点了点头,继续说起了关于祭典之事。
“自从祭孔大典恢复以来,礼乐歌舞等都与以往不一样了,你从小到大也看过不少场。”
“当然,这都不重要,我想说的是,古代祭孔大典时,主祭会与圣人发生沟通,但现代以来再无此情况。”
“我不知道是仪式不合古礼的原因,还是因为主祭不是修士。”
“这次你仍然按照现代仪式进行,看看能不能与圣人沟通,如若不行,下回再想办法恢复古礼。”
“嗯,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祭词也会认真写,族长放心吧!”孔风点头保证道。
“好,那我就放心了。”孔族长说完便走了。
……
三日后上午,祭孔大典开始。
这次不是一年一度的孔子诞辰公祭,而是家祭,规模较小,不过,该有的礼仪一样不少。
一通鼓乐歌舞以及其他礼仪之后,轮到主祭人孔风宣读祭文。
孔风先是焚香净手,恭敬三拜,随后动用修为念诵道:
文以载道,先祖至圣。
恩泽后世,子孙繁盛。
大同可期,天下咸宁。
惟今之治,仁德施政。
万世师表,德被苍生。
桃李天下,千载难衡。
言传身教,博学笃行。
不耻下问,思辨分明。
诗书礼易,春秋五经。
仁义礼智,无信不兴。
虽经磨难,持之以恒。
薪火不息,百代相承。
小子不才,圣恩得蒙
大难不死,再起文风。
先祖教化,当为永铭。
必承其志,布道万方。
思齐先贤,学继往圣。
勤勤恳恳,业业兢兢。
如此盛世,极道以擎。
万世太平,寰宇澄清。
伏惟尚飨。
此文甫一念毕,孔风身上隐隐有金光闪烁,体内文气大幅上涨,随即从文士境中期突破到了后期。
没想到还有此意外收获,孔风当即兴奋不已,脑海中却在此时忽然响起一声长长的叹息和一句短短的话语。
“唉……快些成长,时间不多……”
这是怎样复杂难以形容的叹息声……
悠远深邃又慈祥温和,仿佛还带着丝许焦虑和无奈,乃至疲惫。
孔风听出了其中的复杂,不明所以,但他知道这显然是圣人老祖宗发出的大道之音。
不过,虽然他不知道其中的深意,不知道为何时间不多,但是有一件事他明白,就是必须快速成长起来。
无论是基于圣人的嘱咐还是将来可能到来的变局,他都必须如此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