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九圣伏魔 (第2/2页)
“其实没什么,只不过下面镇压着一条灵脉而已,要不然师父干嘛呆在这鸟不拉屎的破地方。”老头子看了一眼一脸震惊的魏世子,得意洋洋的解释道。
“灵脉?就是那种可以生产灵石的灵脉吗?”魏世子再次被震撼到失神。
“嗯,就是那玩意!”老道士轻松地说道,在这一刻,逼格闪亮。
“以后我就可以在这里修炼了?”魏世子激动地问道。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魏世子已经不再是个修真小白,有很多的理论知识已经了解的相当透彻。
他自然明白,作为修行的基础,如此海量的灵气,对于一个修者意味着什么。
“以后你就坐在那里修行吧,”老道士指着一个潮湿的破蒲团,随口说道。
“嗯。”魏世子对于身外简陋的条件并不太在意,乖巧的点了点头。
更何况,在如此浓郁的灵气之下,还讲究什么条件啊,就当一只风口的猪,只等起飞就好。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牢固的基础。”最后老道士递给小男孩一个玉简,嘱咐道,“你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内乾坤。”
这玉简一看就非凡品,圆润细腻,莹莹生光,宛如处子凝脂一般的肌肤。
“弟子明白!”魏世子接过玉简,疑惑地问道,“师父,这是什么啊?”
“这就是九圣伏魔**!”老道郑重其事的说道,“而且,你只有一晚的时间来熟悉它。”
说是一晚,洞里根本就不知道是否明天,这里无需阳光烛火,那些浓郁的灵气,自会散发出莹莹的玉光,混淆了常人的生物钟。
修行无岁月,更没有时间的概念,只有枯燥无比的打坐练气,把外部的灵气收为己用。
一个修士成就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的内乾坤大小。
道理很简单,只要蓄水的池子越大,可以装载的水量才会越多。
而魏世子已经完美的避过了这道修真的天堑,他体内有九个内乾坤,只会担心灵气不够,而不是蓄水的池子太小。
随即老道晃晃悠悠的离开,留下魏世子打开玉简,默默背诵领悟九圣伏魔**。
在魔种入体之后,魏世子已经可以阅读修士们的专用玉简,只需将其贴于额头,神识即可沉浸其中。
幸好虽然内容晦涩,但就在第一缕晨曦照进洞口的时候,魏世子成功记住了全部功法,随即那玉简宛如虚无之物,在黎明来临之前居然慢慢淡化,最终消失在他的眼前。
他并没有太过惊讶,有很多功法都具有不可复制性,这很正常。
虽然魏世子头昏脑涨,但还是牢牢记住了**真诀,从此开始了漫漫的修炼之途。
所谓魔邪,就是修炼了魔功,不为世俗所接受的修士,最大的特点,就是修炼神速,但是根基不牢。
而修真则是完全相反,虽然修炼艰难,却是胜在根基牢固,可以走得更远。
道心种魔就是兼顾了两者的优点,如此一来,就完美解决了魔功的弊端。
既可以吸取天下所有的能量为我所用,同时还不用担心外魔入侵,导致道心崩溃。
什么叫道魔双修?这是一门前无古人的內炼**,也是区别于诸子百家的重要特点,并非常人知晓,道好理解,法则难明。
其关键在于以魔入道,以元神为立身之命,从而达到两者的兼容,最后才是彻底融合。
神不内守,则道为魔所乘,法不内固,则魔为道所夺,故此修真**主修的就是炼魔化道,炼道化神,炼神合道。
但在修炼之初,道魔的平衡却是不能轻易打破,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而老道传下来的这个九圣伏魔**,说白了,其实就是一门禁术。
所谓禁术,是指夺天地之造化,一旦练成之后,便足以能够导致毁天灭地的术法。
为什么以前从未有人修炼成功,大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毕竟,这是不容于世的东西。
而魏世子因为自身条件所限,已经不能按部就班的修炼,只能冒险一试了。
富贵险中求啊,如今不将此身度,待将何日度此身?
关键时候要把握机缘,竟其有生之年,勤加修炼,乃至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