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仓部郎中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大宋神婿!
苏阳对此,自然知晓,在宋国境内,设有广惠仓、义仓、常平仓,作为救济灾民之用。
广惠仓丰年积蓄粮食,灾年将粮食贷给灾民,来年丰收再归还,不收利息。
义仓则是官府与民间乡绅巨贾合力建造,储备粮食,在灾年免费赈济灾民。
而常平仓,则是官府设立,用来平抑粮价格,在丰年按照市价收购粮食,灾年当量价过高的时候开仓放粮,平价卖出,起到抑制量价的作用。
但是广惠仓和义仓数量有限,难以有效救济灾民,常平仓初衷虽好,但却大都被一些官员勾结粮食太高粮价,中饱私囊!
灾民无以为继,在灾年,只能承受民间高利贷的盘剥,虽然能够度过灾年,但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在这种状况下,王佑安退出了青苗法。
青苗法规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无量度日的百姓可以向官府借粮,等粮食收上来之后,偿还本金,加息两成。
这样灾民可以度过青黄不接的困境,国库也会因此充盈。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官员为了政绩,强推借贷,并且将利息提高到三成乃至四成。
青苗法每年正月和五月出借两次,五月十月归还,而一年两次的借贷,成为了一些官员填充政绩,或者借机谋私利的机会。
虽然国库因此充盈,但是某些地方的百姓,却因此愈加贫困。
“为官者其心不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缺少监管!捐监若不废除,吏治难以清明!”
“哦,你倒是看得清楚,可有什么对策?”吕公著笑着问了一句。
“没有!”
苏阳摇头,是真的没有,这是时代和阶层决定的,除非,将这封建制度推翻,但是可能吗?苏阳敢说吗?
“唯法度严明尔!”吕公著叹了口气,可是法度严明,谈何容易,执法的,依旧是那批人,花钱捐官,当官捞钱,捞了钱再给子孙捐官,子子孙孙再捞钱!
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死循环。
“扯远了,还是说说仓库的事情吧!这十来年,虽然没有大的战乱灾荒,但因为青苗法的实行,一部分地方的仓库虚空,尤其以常平仓最为严重,时常借出粮食,却需要以银钱归还,而在百姓变卖粮食的过程中,粮商再盘剥一道。
而各个府库,将粮食以最低价折算钱粮登记造册,官员趁机牟利,所以许多粮仓空空如也,一旦发生灾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苏阳听了,立刻就明白,这仓部郎中,就是一个随时都会炸的火.药桶,一旦发生灾情,自己就是顶雷的!
“另外,”吕公著的话,还没有完,苏阳竖着耳朵听着,感觉肯定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辽夏边境各自集结了数十万大军,这一战,不可避免,一旦开战,粮草必须供应充足,所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查清各仓虚实!”
“多久?”苏阳问了一句。
“战事瞬息万变,也许今天、也许明天...”
苏阳嘴角一抽,这也有点太不负责任了吧!
“不过即便这一次出事,也不会算到你头上,但若是出现大的灾荒,各仓无粮赈灾,你罪责难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