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 (第2/2页)
随后几天,苏阳在于恒远的带领下,开始走访钦州境内的大小部落。
这里的百越居民,大都是以部族村寨存在,大的部族有三五万人,小的只有几百人。
百越居民,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野蛮,大部分人,都还是很和善的,只是生活太过贫苦,他们不善耕种,而且这里没有多少适合耕种的土地。
渔猎的收获很难保证稳定的生活,如果不是断了粮食,百越居民,也不会去造反。
所以此时,摆在苏阳面前最艰巨的任务,还是粮食!
苏阳一方面向广南西路转运使司要粮食,另一方面,也安排人从附近的地区购买。
果不其然,转运使司一通敷衍,只是免了钦州今年的赋税,但粮食,半颗没有,整个广南西路,缺粮的又不止他一家。
在这里,每年饿死几千人,完全不是什么稀罕事。
此时,苏阳也才明白,和百越居民相比,蜀地的人,算是幸福了,至少他们遭遇了灾荒,朝廷还会想着救灾。
但是百越这边,朝廷或许根本不将他们当做自己的臣民,只要不动乱,死多少都无所谓。
花费了一个月时间,苏阳走遍了整个钦州,与钦州四大部族达成了一致,由他们安抚百越部族,而缺粮的问题,由苏阳来解决。
钦州的冬天,温度依旧不低,无雪,但雨水少了,气温有些阴冷。
这时候,渔猎的收获就少了,所以缺粮大多在冬末春初。
苏阳利用苏家、徐家的力量从附近区域购买粮食,同时还向左相求援,并没有多少效果。
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历来都是缺粮大户,而且年年如此,朝廷都知道,也就装作没看见,否则每年消耗大量粮草,会影响其他地方的稳定,宋国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所以东南这边,只要不乱,没人会管,也无力管。
左相虽然看好苏阳,但是却没办法给他开特例如果给了钦州粮草,那白州、雷州、琼州等怎么办?
左相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仓部配合苏阳,哪个地方仓库充盈,能够以低价将粮草赊给苏阳。
这个冬天,总算是挨过去了,钦州没有再出现动乱,也没有在出现大范围的饥荒。
但是苏阳知道,事情不能一直这样,一年两年,以苏家徐家的能力还能承受,但长此以往,苏家的生意在赚钱,也不行,这是几十万人的生计,每年至少需要接济十万人的口粮,这不是小数目,因此,必须自力更生。
苏阳知道,在附近的白州、雷州等地,大都出现了叛乱,死伤应该有千余人,而最终饿死的,只怕更多。
苏阳此时想到的办法,也只有开荒、畜牧、增加渔猎而已,和以往的知府推行的政策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历来,这效果都不怎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