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76章 (第2/2页)
“……是。”
“呵,”娘子轻笑了一声。
小贩浑身一个哆嗦。
“我买一个吧,”李舒吩咐人拿钱。
“……啊?”
“我买一个,”李舒笑着将银子递出去,身后灯火照映之下,雪白的大银锭亮得要命。
“诶、诶诶诶,”小贩的眼睛一下就亮了,他伸手在衣襟上摸了几摸,“小的这就给贵人拿!”
片刻后,娘子的桃符从车窗中递了出来。
车马一刻未待,瞬时就从眼前离开。
等到围观的人散得七七八八,小贩才终于定了定神,将牌子挂在背后的小架子上。
“你这牌子,是挂过就灵验了?”
背后一声唤,小贩吓得差点把架子推倒。
“我说你这人怎么一惊一乍地开口吓人,看不到我正在忙——”小贩转过头,霎时闭了嘴。
铁面将军着甲佩剑,年轻的面容上寒意甚重。
“灵验吗?”郑煜一皱眉头。
那厮的手指还攥在舒娘写的字上。
“灵……灵验的。”
“我买了,”郑煜说罢,便上手直接将桃符拿在手中,抛了银钱就走。
“诶,诶这这这我不这么卖的,你写字再给我——”小贩抢了一下两手空空,“这我洗了之后还能用呢……”
郑煜翻身上马,桃符烙得他手心发烫。
他调转马头驰像与她相反的方向。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有离她越远越好。
一瞥之间他早就看清了桃符上的字迹。
恍惚间竟好像他亲手写的一半。
“舒窈。”
她写的。
这就是你的……心之所向吗?
……
在这忙乱的嘈杂之中,新春的热烈逐渐消散。时人还停留在昨日的印象中,并没有发现今春和从前所历的诸多个春暖花开,究竟有什么不同。
天宝十四载就这样到来。
这已经是圣人在位的第四十三年,就连杨贵妃得到册封,昭告天下,也已经十年了。朝中没有什么新闻,四海依旧太平。
李侦找了开蒙的老师,永王府中最不缺文人墨客,永王对于孩子的教导之事十分上心。
“我倒不盼着他出人头地,”对此,永王道,“就是希望他能快些识字,好来给我念文书——最好字再写得好些,如此我便动动嘴皮就成了。”
李侦虽然嘴上对阿耶的态度不忿,学起习来倒是劲头很足,他说自己看了广平王家侄子的手书,实在太丑,他作为长安第一书法圣手的儿子,一定要比过他。
“更何况,”李侦叉腰放出豪言壮志,“我将来要想干爹那样有学问——科考做探花!”
他干爹是郑煜。
虽然郑煜因为不合规矩从来没答应过。
说起来这两个人没正经见过几面,侦儿怎么就对他那么崇拜呢?
李舒研究了一阵儿之后,觉得应该是来自于永王的教导。毕竟永王不论是工作、品茶,乃至焚香弹琴,都总忍不住要回忆一番,“倘若子熙在,该如何如何如何……”
因为李舒的缘故,永王府中的人本都不太敢提郑郎君。
可惜架不住永王最忍不住回忆过去,一来二去的,也就习惯了。
又是一年中秋,圣人难得的没有将一众儿女都圈进宫里,许是过年时闹得太狠,叫圣人又怀念起了和贵妃的二人世界。
永王喝了点酒,在院子里对月高歌,大声感叹作诗。
可怜几个娘子中,也就倩悦的学识能勉强和他对上两句,李舒偶尔蹦出来两句,不是太白就是王子安,翻来覆去倩悦也听明白了——大多是郑子熙喜欢的大文豪。至于小瑶……她鼓掌喝彩和偷酒喝倒是十分积极。
终于到了倩悦也词穷的时候,永王对月涕流,大叹,何时才能再见子熙啊!
倩悦看着李舒的脸色,一个劲儿地拉扯永王的袖子,永王却不知道想起什么,嚎啕大哭起来,转身顾自离去了。
何时才能见到郑子熙?
李舒也不禁自问。
只是她实在没想到,下一次的见面,来得这样快,又是这么猝不及防。
……
天宝十四载冬月初九,安禄山诈称奉密旨诛杀逆臣,于范阳起兵。十五万大军日行六十里,大唐帝都长安进发。
快马战报,八百里加急,不过两日就抵达长安。玄宗却以为是朝臣诬陷,整整两日没有做出任何决策。
长安城内风平浪静。无数人仍在安稳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他们听了风声不以为然,觉得就算安禄山当真反叛,也不过是一个作乱的胡将而已,大唐军威万千,只肖稍加威慑,便能轻易平息。
多少年以后,长安城中仍有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唐帝国巍巍大厦,能在顷刻间轰然崩塌。或许就在安禄山屯兵几十万,统领三道,自由任命官员、交易兵器马匹的时候;或许在平卢道周边郡县大多敞开城门迎接安军入城的时候;又或许……早在杨国忠几次劝谏玄宗削夺安禄山兵权不成,反而心生怨愤,连劝召安禄山进京逼他起兵的时候。
但最可能的,应该是,在玄宗皇帝居然可以将范阳失陷的战报当成大臣之间的诬陷的时候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