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九阳真经 (第2/2页)
无名老僧本自微笑静听,闻得裘千仞话中带有转折之意,便问道:“然而如何?”
裘千仞叹息一声,道:“此经到底难入先天!况且其中先佛后武之宗旨,怕也无几人能够悟到。而若是少了这重要一环,修出来的功体,怕是破绽不小。未臻大成时,一旦与人动手,极易损耗本源,令人陷入油尽灯枯之境地;真正大成后,心性则会变得摇摆不定,极易受到外部影响……”
他说至此处,忽然想起倚天中的觉远大师和张无忌,前者便是全力出手后油尽灯枯而死,后者虽将九阳神功练至大成,心性却出了很大问题,在其后来与少林三渡的战斗中,竟然直接入魔。
无名老僧闻言亦是叹息,道:“裘施主法眼无差,先佛后武正是此功真谛,贫僧将经文录入《楞伽经》中,正是要提醒来者,注重先修佛法。然而世人愚昧,怕是真如施主所虑。”顿了顿,忽又笑道:“即便如此,贫僧亦深信必有大智慧、大福缘者悟透其中道理,将此功发扬光大。彼时贫僧就算身在净土,亦感欣慰。”
无名老僧说到这里,站起身来,伸手一招,一支靠在角落的长柄扫帚便落在手上。他缓缓行步,来回扫动,满地纸片木片,连同慕容博和鸠摩智的尸体,俱都被气息卷动,渐渐汇聚于角落之处。
而随着他的挥扫动作,一阵清风散满阁楼,倒下的书架随之立起,如人一般蹭滑挪移,渐渐排列规整。而地下凡是保留完好的书卷,则纷纷飞回书架,包括那四册《楞伽经》,亦混在寻常佛经之中,进入书架隔间。场内顿时变得干净爽利起来。
裘千仞见此,不禁目光微凝,他自忖也能做到同样的事,但需要凝神静气,认真为之才成。像无名老僧般做得毫无烟火气,却非他能力所及。他不禁冲着无名老僧躬身一礼,恭声道:“无名大师好本事!裘某佩服!”
无名老僧道:“小道罢了。裘施主不是想问先天之道吗?贫僧现在就可以答你:先天之道,便是自己的道。”
裘千仞喃喃道:“自己的道?”
无名老僧随手将扫帚靠在一旁角落,视线转回裘千仞身上,道:“不错。任何一位先天境高手,成就先天之途唯一,道路唯一,功法唯一,旁人就算仿得再好,哪怕全盘复制到毫无破绽,亦是成就不了先天的。”
裘千仞闻言,联想自身经历,感到豁然开朗,点头赞同道:“确实。”继而露出疑色,道:“既然如此,先天之道又如何传承下去?传承下去又有何意义?”
无名老僧哈哈大笑,道:“施主着相了!先天高手所传先天之道,不是为了让后人照此修行,进入先天。而是将自己进入先天的经验传承下来,给后来之人一份参考罢了。”
裘千仞想了想,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无名老僧一拍掌,赞道:“正是此理。”又大声道:“对待我等留下的先天典籍,三等庸人胡乱练去,自然百病丛生;二等寻常人照本宣科,固然成就不了大道,却也能有所进益;只有一等至人,天赋、福缘俱全,方能在先辈的基础之上,别出机杼,自成一家,成为与我等一般的同道中人!”
裘千仞笑道:“大师现在,倒是有些武人的意气风发之态了!”
无名老僧同样笑道:“我本就是武人,如何不能意气风发?”
两人对视一眼,四手相握,同时大笑。
无名老僧止住笑声,道:“贫僧想在此处布道,施主可否留下见证?”
裘千仞眼中露出极复杂的神色,方才他握住无名老僧的双手,感到对方的体内隐透空虚,竟有油尽灯枯之象。不禁感叹生死病死,天道有常,就连先天高手亦不能避免。
他开口欲言,却注意到无名老僧眼中的释然与欢畅,便转了话头,道:“裘某求之不得!”
两人携手下得楼来,出了藏经阁,来到阁前一片草地上。无名老僧放开裘千仞的手,盘坐于地,宝相庄严,喝道:“我欲在此讲道,有缘者可来一听。”声如海浪四散,清清楚楚传至少林寺内每一人的耳中。
阖寺僧众闻得声音,尽皆惊骇。玄生本就在不远处监视,当下率领众僧赶来。除此之外,各处亦有僧人不断奔至此间。过不多时,只见四周光头攒动,几乎将院落充满。其中不仅有寺内的法号僧人,就连一些无有法号的火头僧、仆役僧,亦混在其间张望。
无名老僧当下开讲,所讲却是一些佛经中的基本道理、浅显故事,并无分毫私加揣测的内容。
众僧听了,当下便露出不同的神色,有人惊奇,有人不屑,有人迷茫不解,只有裘千仞站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他听着无名老僧所讲内容,将其与自身所悟结合,不时发现相通之处,心内不禁涌起阵阵喜悦。
又过些时,无名老僧忽然住口,片刻后复又开口,作偈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又道:“修佛便是修心,诸位谨记。”说罢此语,头颅微垂,双目合拢,却是寂然而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