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明宗除名袁法,糊涂山再拜新师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坠鸿蒙!
蜀地。
渺无人迹。
高空坠紫雾,青岳腾白烟,以致天地相接。
水声潺湲,偶有猛虎啸山,金猴攀缘。
在那某处低矮山峰上,树立着一栋小亭,细且脆弱,破败不堪,瓦片无迹,仅仅是结构还在。
匾额落地,正是:对弈亭
一个破衣烂衫的老道在石凳上坐立,看着面前的石质棋盘不语,像在等待。
白衣中年修士忽然出现,若是细看,他步履偶尔踏空而行,登山如履平地,毫不费力。面容俊逸,双眼如同朗星闪耀。
这竟是凝气境的大能!
他掸了掸石凳,无奈坐在破衣老道面前,此景奇异,两人的容貌差异相当巨大。
二人静默良久。
“元盛,你召来的那孩子,上月下山去了。”白衣修士沉声。
“知道……”老道撇嘴,说着凌空摸出一枚黑棋下出。
“你知道他惹了什么祸事么?”白衣提醒,说着跟棋也是凌空现出,白袖抚棋盘,灰尘不染。
“杀皇亲而已。”老道不屑,认真行棋。
“而已?”白衣轻笑道:“二十年前我夜观天象,七星震动,紫薇暗淡,想是此界人皇争位,我们怎能插手?”
“赵家腐弱,不配人皇,该杀。”老道摇头。
“那也不该是我等为之……”白衣叹息:“皇室乃人皇备选。”
“谁说人皇不生于寒门?”老道嗤笑反问道:“玄雷临凡那事?”
“你是说……”白衣醒悟。
“那孩子也是紫薇之命,大争之世,必有缘由。”老道点头。
“他犯下杀孽难道是人皇争位所致?”白衣呼出一口浊气。
鸟雀飞过,与落子清脆之声相伴,甚是悦耳。
“当然,冥冥之中自有真意。”老道点头:“且他怀极恨立世,潜质非凡,可惜全无灵根……”
说着,下出了奇招。
“既然如此,我便更不能留他,助其修习杀生之道。”白衣摇头,凝视棋盘,显然被老道压制。
“我来就好。”老道提议,说着让开一条生路,让白子相接。
“天谴。”白衣尴尬道:“人世间乃万界之源,千万小心。”
“修行者本就是逆天之人,天谴已至,无需躲避……”老道笃定,收敛不屑,神情坚毅,他很少如此。
白衣点头,缓缓起身欲离。
“元青,大梦致此,拭目以待。”老道释怀一笑,撇过头不去研究棋子。
“真是精彩。”白衣回身道。
不知道是评价棋局还是何事。
———————————————
到了第四日,这汴梁城实在是无法维持,原来这东京乃宋朝唯一巨城,有一国养一城之言,水陆交通一旦断绝,便国将不国。
遂大开城门,全国上下张贴画像搜捕此人,见者赏银百两,擒者赏千两。
———————
东京郊外河口。
一撑船老者远远瞥见一弱冠青年于岸边伫立,眺目而望,焦急神情,像在等待船家。
于是划着客船缓慢靠岸道:“小哥,乘船么。”
“去西京多少文。”袁法淡漠询问。
“……七十文。”老者思索沉声。
“不坐了,我要乘五十文的货船。”袁法回应。
老者有些无语。
“小哥,我看你年轻,好心提醒一句……”老者顿了顿道:“那水路上劫客的撑船帮多半是货船,可要小心。”
“嗯。”
“轻者失去财物落水,重者身亡,成为水道浮尸……”老者继续说道。
“我乐意。”袁法拍了拍腰间的银子包,露出轻灵的银两响动。
“……好吧。”老者嗤笑,一蹬岸边离去。
三日后,一撑船老者清晨操船,瞥见水面三具浮尸。
经官府比对,三人面孔皆有烙印,且是在逃水匪。
…………
话休絮烦。
袁法行路重回蜀地,那里与吐蕃大理两国接壤,三方势力盘根交错,但是少有人烟。
湿气太重,瘴气弥漫,山峦阻路,虎豹横行,蚊虫咬噬……总之不适合久居,乃是偏远粗蛮之地。
谁能想到对于修行者来说却是难寻的福地,五洲四洋间此地灵气最为浓郁。
袁法背着装满干粮的包袱,艰难在山峦之间,他初临蜀地之时,因准备不足,奔走七天才寻到山门,险些死去。
“乾坤任我行,何处惊雷鸣,天陨流星处,披恨证道名……”袁法不停念叨着一句顺口溜赶路。
见到几处天坑,深不见底,且洞口庞大。
他知道,天陨流星处已到,前方便是坠明宗山门。
坠明宗的修士不仅仅是宋国人,不少他国的修行者也在此处投宿。
分为内外门,外门平日里在俗世历练,行慈悲之事,略有收入便济与农民或上供宗门。
内门除了身体适合修炼外,袁法不知其他。
恰巧袁法两样都不是,是寄宿的记名弟子,平时种菜挑水。
……
他行至某处,在大青石上盘膝而作,口念安心咒,不久便入定。
脑中一丝凉意袭来,让人清醒异常,自然想把俗世欲念尽数抛却。
袁法会意,微微睁眼,昂首向两座大山之间看去,之前的空空如也早已不在,被硕大山门代替。
只见是:
雕梁画栋,真是仙工手笔。
香炉腾雾,祥云凝配紫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