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山中谈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我在武侯身边那几年!
山中,少年发疯似的拼命奔跑,直到前方出现了一条小溪,许是跑累了,均已有些蹒跚,但未停下步子,直接一头扎进了溪水中。
良久,诸葛均从水中探出了头,大口地喘着气,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又捧了几捧水揉搓了下脸。
刚刚……着实太激动了些……一直以为二姐会和徐庶走到一起,谁曾想……
诸葛均叹了口气,抬起头,却看到十米外一稚童站在上游溪旁的大石头上,涨红了脸,仿佛做错了什么事一般,手忙脚乱地系着裤腰带,身下的溪水,似乎还有些许黄浊,随着水流逐渐清散。
!!!(╬◣д◢)
诸葛均才降下来的血压一下又飚升,深呼吸着强迫自己冷静,“你!呼呼呼……你是哪家的孩子!?”
稚童局促地掰着手指头,脸依旧涨红,又抬起手,像模像样地拱起小手:“我…我…我…我是…是……”似乎是太过紧张,也可能是年纪太小的缘故,他口齿一直不清不楚,吐不出半个名字。
诸葛均叹了口气,我也是的,跟个小孩子急什么。环顾了下四周,似乎没什么人家,便走上前去,附身揽过孩子的腘窝,让他半坐在自己的手臂上,抱了起来,“没事没事,你是从哪跑过来的?你家里人呢?怎么就你一个?”
稚童似乎还是很紧张,“我…我……”支支吾吾还是没说出个所以然,然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指着一个方向,“那…那……”
诸葛均揉了揉稚童的头,“走,哥哥带你回去。”
没出百步,走上了小丘,竹林之间,一小舍渐渐显露,隐隐还有读书声传来。
“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故不为名所劝……”
诸葛均一惊,竟是杨朱之学。
自景帝在位,董仲舒罢黜百家后,杨朱之学常为儒生所不耻,认为其上无尊心,下无善行,多方打压下,少有流传。
均抱着孩子缓步上前,只见竹篱木笆中,二十多个学生排排跪坐在院中的蒲团上读书,年龄大的十二三岁,年龄小的似乎也就四五岁。
一老人正背着手,在孩童之间踱步,“这一句讲的是,太古时期的人呀,知道生死来去都只是暂时的。生命短暂如白驹过隙,所以在短暂的生命中,从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不要与天地大道相背离…”
“先生!什么是不与天地大道相背离?什么又是天地大道?”一个孩童脆生生地问。
“唔…问得好。《论语·为政篇》中有言:‘吾十五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朽以为,孔夫子十五立志,几十年间学且习之,均是从心而动,一直到七十都不曾逾矩。这就是所谓的从心所欲,不违自然之所好,不与天地大道相背离……”
老先生正说着,一个与诸葛均差不多大的白衣少年转头看向这边,眼睛一亮,忙慌慌地快步跑了过来。
“哎哟,小范儿,这是跑哪去了,”白衣少年小心翼翼地抱过稚童,又朝着诸葛均颔首致意,“小孩子乱跑,倒是麻烦这位公子了。”
“不碍事,以后照看好这孩子,跑到溪边去如厕,失足落水怎么办。”诸葛均轻轻点了点稚童的额头,“原来你叫小范儿,以后可别乱跑了。”
小范儿拱着小手,又涨红了脸点点头,“谢…谢…谢……”
“好了好了,”诸葛均摸了摸小范儿的头,少年把小范儿放在地上,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去~继续听先生讲学。”
小范儿点点头,又朝诸葛均拱拱手,转身朝院内跑去。
白衣目送小范儿进去坐下,转身向诸葛均施了一礼,“在下马良,敢问足下是…”
马良!?!?诸葛均好奇地打量着同龄的少年,不自觉的多瞄了几眼眉毛,黑墨中果真夹杂着些许白霜。
马良被诸葛均看得有些不自在,似乎感觉到眼前的少年有些出神,“公子?”
“啊?哦!在下诸葛均,见过马兄。”
“不敢,诸葛兄若不嫌弃,叫我季常便是。”
“季常!?!敢问马兄贵庚!?”诸葛均懵了,眼前的马良也就跟自己一般大,怎么就取字了呢。
“噢,族中长辈早已定好族谱,家中五兄弟按伯仲叔季幼的顺序,皆以‘常’为字。”马良看穿了诸葛均的疑惑,微微一笑解释道。
“诸葛……均?诸葛亮是你什么人?”均侧目,教书的老先生不知何时已至身边。
均后退一步施礼道,“正是家兄。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老朽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人士,因战乱辗转入荆州,拒绝了刘表的邀请,一心在荆襄治学。当初刘表还曾想让次子刘琮师从司马徽,却因为这位水镜先生在田间劳作,被刘琮的仆人当成老农,闹了个乌龙,刘琮毕竟年少面薄,叩头致歉后便离开,再不曾来此叨扰。
“原来是水镜先生!失敬失敬。”诸葛均再施一礼。
好家伙,又见识了两个牛人,均心里原本的积郁一时被冲淡不少。
入座看茶,诸葛均有些拘谨地坐在席间,四指交叉,两个大拇指飞速转着圈。这些年跟着二哥也见过不少名人,基本都是二哥与他们谈天论地,现在只有自己一人,没来由的有些心虚。
还是该多读读书!均心里暗骂自己,管他的,商业互吹一波就撤!
“久闻水镜先生鸿儒之名,入世治学,桃李遍布荆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真乃当代孔孟。先生来荆襄多年,均都未曾在先生座下听学,真乃平生一大憾事!”
“哈哈哈哈哈~过誉了过誉了,公子过誉了…”司马徽笑着摆手,哪怕知道诸葛均有吹捧之嫌,可谁不愿意听好话呢,“令兄清谈会的三分天下之言,才让老朽叹服不已,未能在现场一睹其风采,老朽才是真的抱憾终生。”
“也是良此生一大遗憾!”马良的眼里闪着欢快和激动的光,“良在荆襄十余载,多见流民逃亡至此,天下苦战久矣。良埋首穷经,翻遍典籍,也未曾找到能使当今这天下安定的办法,直到……直到前日听闻诸葛先生三分之说!真就如……就如……醍醐灌顶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