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第2/2页)
沐浴着午后的暖阳,策马扬鞭,众人顺着官道一路向北……
一般骑马日行可达两百里,王文兴和高平开始的时候骑的不太熟练,还要绕开匪寇区域,所以平均下来每日只能走一百五十里。期间也遇到过一两次不长眼土寇劫道,被众人抽刀砍的四处奔逃,自是不提。
整整走了十三天日,终于远远看到巍峨的北京城。
王文兴、王志远、高平三人都是感慨,又回来这天子脚下。钱万春更是激动,他是没来过京城的,远远看这高大的城墙都觉得很有气势。
众人从右安门进了外城,经礼拜寺街向北转至菜市大街。又顺着菜市大街向东,又到了宣武门大街。还是住进了那家没有招牌的小客栈,十几年了,这里的设施陈旧了些。也没有增添什么物件,连放置的位置也没有什么变化,伙计倒是换了一茬。掌柜的老迈了,偶尔出来帮忙者打扫,儿子成了新的掌柜。
北京城的建筑让王文兴、王志远、高平三人觉得变化不是很大,但是住在里面的人却变了许多。他们离开的时候还是天启年,十几年过去,感觉这街上的大部分百姓都是面有菜色,眼神变得麻木。这外城到处都是全国各地跑来等待赈济的流民,内城是不给进的,不能碍了贵人们的眼。
而士绅老爷们却愈发的油光满面了,就连马路上大户人家的奴才,也用嫌弃的眼神看着这些流民。躲避野狗一样,躲避着这些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的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大明朝要完!王文兴如是想。
本次王文兴的京城之行,当然专门是为了骆养性而来。他家是锦衣卫指挥使世家,他是骆思恭的儿子,肯定得算是****。而此时的骆养性,不再是锦衣卫北镇抚司东城千户所的百户。已经官至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同时领锦衣卫都指挥使,仍掌管锦衣卫,而锦衣卫都指挥使为正三品官职。
骆养性受到崇祯皇帝的赏识,算是天子近臣了。
中军都督佥事、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在京师恭子厂是有宅子的,-他父亲骆思恭当时也住在这里。王志远之前作为骆养性的同僚,当然是知道他府邸的位置。但现在骆养性每年回来居住的时间却很少,每年大多时间都在天津。天津地处要冲,历来锦衣卫指挥使都是在天津那边办公,此时崇祯皇帝更令骆养性总督天津等处要务,算是作为京城的一道屏障。
所以骆养性更是很少在京城的,而京师这边的锦衣卫要害衙门只有北镇抚司,诏狱也在其中。崇祯皇帝在京城有事需要锦衣卫办理的,会直接让北镇抚司办理就好。而北镇抚司衙门在皇城的东北向,出了北安门到了昭回靖恭坊,什刹海东侧就是了。在后世的南锣鼓巷附近,后世准确的门牌号码为:帽儿胡同四十五号院。
提到北镇抚司,王文兴想到它门口的那一对石狮子,王文兴和高平作为锦衣卫内部子弟,小时候都爬过的。后来这一对石狮子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时代变迁。曾经的院子在后世被国家话剧院征用,后来国家话剧院搬迁至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二百七十七号,那一对狮子也迁了过去。后世爱看这部小说的你也可以去看看,它们就在那里,就在金属伸缩门的外边儿。
少有人知道这些,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咱们书归正传……
此时刚过完年,骆养性一定是在京城的。他家自己也得过年,还要向崇祯皇帝汇报自己去年一年的工作,所以王文兴才选了这个时机赶赴京城。
王文兴内心忐忑,这时候的骆养性,还会见王志远和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