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送粮 (第2/2页)
气氛愈发剑拔弩张,沸腾得骨头汤咕噜咕噜地冒着泡,烤煳了的烙饼在铁锅内滋滋作响。
一阵明朗的笑声打破萦绕戾气的帐篷,但见富商云淡风轻地走到难民聚集的地方,手握酒杯说道:“在下姓乔,是个做买卖的,读书不多,但知道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各位今日在这里大打出手,让大娘以后怎么生活?”
乔锦之气质出尘,他的眉眼柔和,不具有攻击性,说话时慢条斯理的,并不像是读书不多的人,这句话显然是在自谦。
难民听完此言面面相觑,大娘同样是匈奴的子民,能在这个世道活下来的人都是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确实不能因为愤怒而砸了大娘的饭碗。
“那你说,这事该怎么办?这三个人活生生地在我们眼前死了,难道要忍气吞声地将凶手放走?”
乔锦之似乎早就料到难民会这般问,他晃了晃酒杯,“我虽是商贾出身,但和各位来这里的原因差不多,是为了逃避痛苦,寻求短暂的欢愉,乔某以为,倘若今日这几个大梁的将士丧命于此,难保会触怒大梁,挑起新的战争。”
“乔某这次是去西域做丝绸生意的,若各位不嫌弃,愿意跟乔某做个朋友,未来半个月的口粮,乔某可以承担。”
难民们举着棒槌的手一个接一个地往下落,乔锦之说得不错,大梁皇帝周策睚眦必报,自登基以来总是用扩大领土的口号带着手底下的将士跟诸侯国宣战。
老天却不开眼,短短三年,周策挑起数十场战争,竟无一场是败仗,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战争使匈奴的兵力衰弱,假若大梁再挑起战争,毁掉的就不止是三个部落了。
乔锦之对提着菜刀的大娘笑了笑,无需他多言,大娘心领神会地挺直腰板,对将士说道:“还不快滚回大梁?”
陆续有人附和着大娘,喊道:“快滚回大梁,碍眼的东西!”
大梁的将士皆收回剑,意味深长的注视着乔锦之,片刻之后,离开了帐篷。
留在帐篷的难民松了口气,缓缓地把棒槌放回原处,随后接着吃剩下的食物。
乔锦之吩咐奴仆给难民分了盘缠、油饼、干果,分量正如他所说,足够半个月的口粮。
“这个人看着不像匈奴人,出手这么阔绰,不会是居心不良吧?”莘宁松开谢乐慈的胳膊,视线放在乔锦之的身上,狐疑地说,“来西域做丝绸生意的商贾都年老色衰的,他瞧着倒是像做黑心生意的,表面光鲜亮丽,背地里去做那种丧尽天良的买卖。”
谢乐慈感觉背后有飕飕冷风吹过,她望着跟难民谈笑风生的乔锦之,说道:“是有些可疑,但……不像是做黑心生意的。”
莘宁连连叹气:“阿慈,难怪你弟弟傻呢,真正的商贾爱财如命,哪会愿意分给难民钱财和粮食。”
她对合自己眼缘的人向来不藏话,一本正经地分析道:“依本小姐看,他多半是个深藏不露的坏——”
谢乐慈重重地咳嗽两声,打断莘宁的话。
“乔某是深藏不露的什么?”
莘宁呼吸一滞,丝毫没反应过来乔锦之已然走到他们这边。
那边热闹欢乐,这边却陷入了诡异的沉静。
莘宁心虚地摆弄着手腕戴的那串琉璃珠,她不愿跟虚伪的人打交道,故而不想搭理乔锦之。
乔锦之也没有要走的意思,举止优雅地坐在凳子上,朝着谢乐慈笑道:“这位姑娘可否告诉我?”
“怀,怀有善心的好人。”谢乐慈在心里捏了一把冷汗,以为乔锦之是特地来送干粮的。
殊不知乔锦之在旁边观察他们已久,本来就有结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