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动荡 (第2/2页)
恭靖王的面相有些凉薄,印堂狭窄,三角眼、吊梢眉,冷傲孤清。
“只可惜微臣作为亲王,却不能替太后分忧、不能替陛下分忧。”
冯容摆摆手,笑道:“晋业,哀家今夜召你来,是想打开天窗说亮话,这几年你也瞧见了,陛下的身子骨随了先帝,常常卧病在榻,哀家心里也不舒坦。这次陛下在鬼门关徘徊,哀家于心不忍。”
“好在哀家还有点精神气,暂且能为陛下料理朝中政事,晋业,你以为百官急着见陛下是为了什么?他们不过是赶在陛下油尽灯枯之前,看看陛下还能熬多少天,再来逼迫哀家,让哀家早些立下储君,以免等到陛下驾崩之后,无人继承皇位。”
恭靖王闻言一顿,望向那个在旁人眼里,温良贤淑、举止大度、不可冒犯的太后。
无论陛下是否在寝宫,现在都已不重要了,百官缺的是能够日日上朝的君王,而不是只会打仗的周策。
“微臣明白太后的忧虑,大梁的国力虽然旺盛,但这三年却日渐衰败,若没有太后扶持陛下,大梁的动荡会越来越多。”
冯容面露忧愁,语气凝重地说道:“晋业,这些天哀家思来想去,先帝生前最欣赏的人,便是你了。”
“若哀家没记错的话,恭靖王妃也是贵族出身,你们的嫡子今年刚满十岁,哀家听闻他不仅会吟诗作赋,还精通兵书,甚受王妃的宠爱——哀家也最喜欢如此聪慧的孩子,魏全,你说是不是?”
站在一旁的魏全尖着嗓子笑道:“太后娘娘一向慧眼识珠,王爷,您应该也知道,前些日子王妃带着令公子进宫给娘娘请安,娘娘那几天操劳过度,愁眉不展的,奴才看着很不是滋味。”
“多亏了王妃和令公子,陪着娘娘说了半天的话,令公子的嘴甜着呢,不过是十岁的孩子,就会劝娘娘凡事想开点。娘娘还跟奴才说,王爷和王妃真是生养了个好儿子,若是能让令公子进宫住一段时间,娘娘的心情兴许会更好。”
恭靖王的笑容蓦然凝固,魏全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太后想要他的儿子。
他起身弓腰说道:“犬子平时只是爱耍些嘴皮子罢了,若不是有夫子亲自教授他知识,以后恐怕也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太后娘娘若是让他进宫,必然会引来朝中大臣的非议。”
“晋业,难道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旁人争着要的位置吗?”冯容疲倦地打了个呵欠,说道:“有哀家的教导,知栩会是个比思尧还要聪敏的……君王。”
不等恭靖王再开口,冯容眯眼笑道:“哀家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王爷掂量掂量,这件事对王妃、对知栩,都是莫大的荣耀。王爷知道哀家的脾气,让哀家等得太久……可是会伤了哀家的心,难保会出什么祸事。”
“好了,哀家盼望着知栩早点进宫,时候不早了,王爷退下吧。”
恭靖王直视着在风椅上神色自如的冯容,他低垂着的手握成了拳头。
原以为冯太后召见他,是想要他举荐储君的人选。
他万万没有料到,冯太后会把心思动到他的儿子身上。
且不说王妃舐犊情深,即便明日就立知栩是储君,恭靖王也一百个不情愿。
冯太后把周策当作傀儡培养,倘若知栩进宫,只会落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恭靖王忍下心中的恼怒,薄唇紧抿,拱手说道:“太后娘娘,恕微臣不能从命。”
“我和王妃对知栩没有过多的期望,只愿他以后能做心中想做之事,平安长大,娶妻生子。”
冯容冷笑道:“晋业,你让哀家好生失望。”
“魏全,把恭靖王交由锦衣卫,让他们照顾好王爷。”
魏全昂首阔步地甩着拂尘,走到恭靖王身旁,说道:“王爷,您跟奴才这边请吧。”
恭靖王死死地盯着冯容,厉声说道:“太后娘娘,本王敬你,却不代表甘愿要做娘娘的棋子,倘若今日你将我软禁,以此来要挟王妃,到时娘娘定会满盘皆输。”
“叔父不会纵你拿着大梁的江山为非作歹。”
冯容放声大笑,肩膀随着抖动。
她的笑收的也很快,眼神泛起恨意:“为非作歹?如若哀家要为非作歹,何必要你们姓周的来坐这张龙椅?”
“哀家费心费力地照顾皇帝,现在还要受着百官的压迫,到头来,你们说哀家为非作歹?周晋业,你以为哀家非要立周知栩为储君吗?我哥哥的次子,舅舅的长子,哪个不比你们周家的子嗣好?”
周晋业向前走了两步,目光锋利地说道:“这便是你的歹意。”
“这些年来,你纵容冯氏一族,在朝中危言耸听,和陛下处处作对。”
冯容摊了摊手,慢悠悠地说道:“周晋业,哀家给了你机会,是你不珍惜,可怜了你的儿子,有你这么窝囊的父亲,往后哀家也无需再事事想着你们,如今哀家垂帘听政,又有先帝的玉玺,还愁没有快活日子过?”
“哀家是要听听王爷的建议,努力地为非作歹,争取让冯氏一族受万人敬仰、受万人拥戴。”
周晋业的脸色乌青,这一席话犹如惊雷,直直的劈在他的头顶。
魏全推着周晋业出了慈宁宫,掌灯的宫女关上宫门,仰头望了望天上的残月,不由得打起了寒颤。
她兀自嘀咕着,明儿个就不用守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