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韶光(二)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权相之子(清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高亢婉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惊动了酒后在小巷里遛弯儿的几人。
书致拿胳膊肘捣捣哥哥“听,是你的成名曲耶。”
“嘘。”成德挥开弟弟的爪子,示意他认真听。
雅布也奇怪地抬头看了看头顶天光大亮的天空“这大热的天,谁在对着太阳唱明月几时有啊”
那歌声呜呜咽咽,幽咽婉转,有萧声从旁相和,明明是几个成年男子的声音,唱的也是以豪迈著称的苏词,但却莫名有一种离愁别绪,就像含了个柠檬在嘴里,别有一股酸楚的滋味哽在喉头,咽不下也吐不出。
“噫,谁家死了人不成”曹寅搓着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怎么把苏东坡的词唱成这样”
“应该不是死了人。”听到那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费扬古恍然大悟道“多半是在送别,这前面不远就是外城城门,门楼外有个长亭,经常有人在那儿送亲朋好友离京。”
“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雅布冲着城门的方向抬了抬下巴,走过去向那守城的护军亮了亮自己出入宫廷的阳符,“侍卫办差。”
那军曹连忙起身搬开城楼底下的栅栏,放了他们上去。几人登上城门楼,视野瞬间成倍扩展。
满人旧俗一日两餐,顾贞观为了迎合他们的习惯,也是在下午设宴宴请费扬古,吃完饭正是傍晚五六点左右,夕阳的余晖从天边撒过来,在尘土飞扬的官道上洒下一层金红色的光。
“那就是长亭。”费扬古个子高些,一抬头就望见了那几个书生模样的送行人,示意几个小孩过来看。雅布和书致都无所谓地耸耸肩,只有曹寅和成德这俩古诗爱好者忙不迭地扑到城墙边上。
然而只一眼,两人便都失望了。“什么,那也叫亭子”曹寅诧异惊呼。
古人提到送别,必定有“长亭故道”、“折柳相送”两个典故。
可如今故道是有了,但那亭子却不成样子,就是个路边用木栅拼凑起来、顶上覆盖茅草的半露天棚子,不要说跟皇宫的千秋亭、纳兰家的渌水亭相比,就连几人家的马棚都比它精致。
而亭边栽的柳树,也丝毫没有清翠嫩绿之感,而是叶子都快掉光了,还蒙着一层灰土的老柳,哪有诗文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唯美意境
曹寅撇嘴,嫌弃道“谁要折这玩意儿送朋友,也不嫌晦气。”
“可能就是因为像你这样读了两句古诗就出来卖弄的人太多,所以柳树都给折秃了。”雅布吐槽。话音未落,又被曹寅跳起来追着打。
“嘘,你们瞧。”成德道。
这会那个远行的人已经上了马,身后跟着仆从家人和拉行李的车马,正踏着夕阳,一步三回头地向远处走去。
而在“长亭”里面唱歌那群人望着他的背影,高歌裂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面唱一面与马上那人对望洒泪,箫声也停了下来,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半晌才又有人奏乐吹箫,婉转低泣“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唱完,骑马那人终究是回过头,策马远行,渐渐看不见踪影了。
城楼上的一行人不由都看得呆了,成德感慨地用折扇击打掌心“原来长亭相送,不在亭子也不在折柳,而在一帮送别的人。”
费扬古亦是叹道“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
书致忙拉拉他的袖子“你要辞官从军这事,还是回去和老伯爷商量一下,别一时冲动。”
费扬古点点头“天色不早,我先回去了。”书致连忙跟上去,将他送下城门楼。
余下三人站在城楼上,曹寅忽然撇撇嘴,对成德说“你弟弟这个呆子,光知道舍不得人家,其实他辞官是对了的。”
“你又怎么知道的”雅布奇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