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日之晨:后记 (第2/2页)
“哦,写的个这个呀——”她鼻子里哼了点儿气儿,一脸看不起的样子。
我现在想来还是生气,并有点诧异,我那时是怎么忍住没给她来一逼兜子的。
于是,我在接下来的初二生活里,再也没投出过任何东西。
初二的下学期,疫情来了。投稿失去了意义,因为不开学,校刊压根就不出。我依然在写,写了好多,但是没有人看,没有地方投。有时候,我想:你写这些东西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别人看到吗?其实究竟下来,还是为自己写的。我也便不再那么着急找地方投出来了。
颇为黑色幽默的就是,我们W中的校刊在我初三的时候停办了。哈哈,偏偏是在这个时候!
初三的生活可以称得上我的黄金时代了。老师们,所幸,大部分都很好,并不为难我,我的成绩也在初三一路猛涨。初三我为了去考一个“飞行员学校”疯狂的减肥(其实不光是这个原因),到初三毕业的时候,我瘦到了一百二十多斤。我对我的学习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我以为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定会过的一帆风顺了。
这是个笑话。
我最终没有什么意外的考进了我“梦想中的高中”。(另外一提,梦想中的高中大学都是家长眼里的,和我无关。)在这里,姑且叫它H中吧。可是,到了H中之后,我发现:这里不过如此,也就是那个样子,远没有宣传上那么好。并且,由于这些年该校的地位都颇高,老师们大部分心里都有了一股傲气,心里都颇看不起学生,自以为比学生要高好几等了。(当然,这样的老师并不是全部,在我所遇到的老师里,大约有百分之六十吧。)关键是,你若是很骄傲,爱摆架子的话,你有好的教学水平——能力,我也不会说什么,并且包准和初三时一样心服口服——可是他们没有。我觉得,现在的H中百分之九十的成就都是在生源上了。
“来到这里的学生都太强了……我在这群人中已经注定了弱者的地位了,索性不如摆烂吧,反正成绩也不会烂到哪里去”,至少我是的确有这种想法的。第二次考试是我最好的水平,从此我再也没考过那么高,直到现在,我高二了,依然是那么拉。
我依旧在写,今年瞎写的东西都已经堆起半尺多高了。可是,我还是没有能投出去。H中是有校刊的,但是因为疫情,我们常年封校,用手机电脑打字成为奢望。后来,我试着和我高一的语文老师沟通一下,她的确同意了,可是使用的时候别别扭扭,-麻烦颇多。于是我索性不用了。
后来,选科之后分了班,新的语文老师是一个颇和善的老师,她同意我用她的电脑打稿子。最近,我终于用电脑打完了一篇较短的稿子,就是这一篇《雪日之晨》,准备投到校刊上去了。投之前,我把稿子拿给了Fraeulein.C.,希望她帮我改一改稿子。她说,可能需要的时间要很长。只要她肯看就好了,哪怕几周我也没有问题!三四天后,她给了我稿子,上面用铅笔勾圈划线,字迹娟秀,工工整整。她改的那几处的确很中肯,很大一部分都被我原封不动采纳了。如果没有她,我写的这一篇文章什么也不是。
她改完后,我又对文章改了小改,于那天晚上我交给了老师。老师说:“要是上活页可能要等到下下期了,因为下一期活页已经送印了。”
好吧,那又能怎么样呢?
哼。两三天以后,我们放假了。时隔83天,我们终于放假了。——可是,就连下一期活页的影子,我都没有看到,别提我的那一篇了。
能怎么样呢?
但是,我的话还是要说出来的。于是,我写在了这里。
哈哈,这一篇“后记”竟然比正文还要长了。不如就写到这里吧。
以《雪日之晨》纪念我的奶奶。
最后,感谢Fraeulein.C.对我的帮助,没有她,这篇文章不会成为现在的模样。她帮我改掉了许多我想改却没有改掉的谬误,想到了几处我没有想到的表达。万分感谢。
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