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株连3 (第2/2页)
邹守愚伸长脖子看了那麻布袋一眼,奇道:“什么物证?怎么与我有关?”
蔡坚叹道:“大人看了便知,这几件物事早已在霍州传开,并不难找。”跟着将其中一只空麻布袋递了过去。
邹守愚接过一看,只觉外表无甚特别,瞧模样依稀便是当日在灵石县受赠粮粟时用来分装的麻布袋,瞧了一阵,忽见袋内印有一排黑色小字,翻开细看,突然脸色大变,再从蔡坚手中拿过另外两个麻布袋一看,亦是如出一辙,那三个麻布袋若是装满粮粟则外表并无特异,但若袋内一空,里头竟都印着“燕帮恭谢平阳仓致赈”九个字!
邹守愚望着那三只空麻布袋,惊愕之情全现在脸上,口中喃喃念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当下也无心再与蔡坚商议什么对策,让蔡坚先行离开,独处房内,呆望残烛余光,再摊开当日于临汾城内所作诗卷一看,只觉其中“幸得圣明施恩恤,官绅齐感效所捐”、“小臣承命抚灾乡,总算戮力尽薄绵”这四句此时读来格外可笑,那四万石粮粟哪里是官绅所捐?
实则当日莫名其妙让燕帮抢尽了捐粮赈灾之功,却反让自己陷于通贼之嫌,而自己奉命勘抚震灾,岂料误判灾情,七万两赈银提前于山西发尽,真正重灾的陕西竟是得不到应有救资,自己又有何面目敢说是“戮力尽薄绵”?邹守愚一想到此,胸口闷重如有大石,突然狂咳不止,再也难忍心中悲愤,抱着诗卷登时涕泪满面。
隔日过午,蔡坚见邹守愚房内仍无动静,连忙前往关心,于房门外喊了一阵却无响应,心觉有异,自行入内一看,只见邹守愚平躺床上,双目微阖,半开着嘴,嘴边血痕已干,一触身子只余寒意,竟似因连夜积忧以致病急攻心,早已气绝多时,而手中却兀自抓着从临汾城携来的诗卷紧紧不放,谁也没料到邹守愚这一趟奉派为钦差浩荡出巡,最终竟是落得客死异乡。
黄河穿谷,细草飞沙,汉蒙回藏,牛羊驼马,此景乃为塞外春城兰州日常风光。
兰州自古即为中原通往西域之丝路要塞,各族商旅必经,各邦兵家必争,明朝为加强边防,亦多次在此修筑城墙,以御鞑靼等北方蛮族之不时侵扰。这兰州距西安有千里之遥,半年多前发生中原大地震,此处所受灾损虽不若陕西、山西等省份严重,但屋裂墙倾仍是在所难免,老百姓惊魂方定,民心正待振作,却在此时又遇上十年难得一见之沙尘暴,沙瀑铺天盖地而至,霎时间满目尽是昏浊,全城慌乱避灾,牲畜逃散、农作积沙,直可谓雪上加霜。
兰州城郊建有几处土碉堡,以便商队旅人休憩过夜,东北城郊一处唤作绿雁堡的土堡内,此刻满满皆是前来避灾者,几个商队索性将马驴、骆驼、牦牛等重要牲畜亦牵入堡内,免得在蒙蒙沙尘中失散,时值六月正当夏暑,近百人畜共聚一堂,顿时闷热吵嚷,臭气熏天。
绿雁堡南门一角,一名回族商队打扮的壮汉立于墙边,双手抱于胸前静定不动,圆顶帽下仅有一双炯炯虎目来回扫视堡内各路人马,近半个时辰过去,身形竟如柱子般分毫不移,便连脸上肌纹也未有抽动,此人刻意不动声息,想是不愿引人注目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