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盐税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
霍仲孺一脸的疑惑,怎么自己的儿子仅仅看了一眼就知道偷逃了。
霍光先问了霍仲孺:“阿父,咱们下河县有多少人口?”
“一共三千两百户,共计一万五千余人(大门大户丫鬟下人多,一户可能就几十人)。”霍仲孺刚看过资料所以记得也清楚。
“阿父,一个人一年需要多少盐?”
“这谁知道?”
这些事情没有一个具体的统计。
但是霍光知道,正常人一年的盐摄入量是2.2公斤,也就是4.4斤,汉朝的一斤大概是256克,也就是半斤左右的样子,换算下来就是一年需要摄入了盐按照汉朝的重量单位算是8.8斤。
当然这是需要的大概的量,因为汉朝的盐不纯,而且人也不可能纯啃盐,是加入到菜或者汤里面,多少会有一些消耗,目前务农的人也多,面朝黄土背朝天对于盐分的需求非常高。
姑且就算一人一年就需要9斤盐吧,盐是必须品,算上损耗还有大财主家的挥霍用度,9斤这个数量只少不多,而且霍仲孺算的人头数还是有户籍的人,没算上流民也就是阿豪这样的人,流民上百人总还是有的。
一万五千人余人,每人九斤盐,也就是十三万五千斤盐,这就是1125石,这还是基于保底消耗的情况下,真实的消耗绝对超过这个数字。
可是之前少府统计各大盐铺售卖后缴纳税款的只有300石,这就只有两种情况,一要么是私盐泛滥,二要么就是偷漏盐税了。
但是因为现在是允许私人卖盐,所以不存在私盐的事情,只能是偷漏的盐税,而且偷漏的非常严重,偷跑的远比账面上的还多,可以说是非常的嚣张了。
就算如此盐税还是县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这是有问题非常多的小朋友就要问了,口赋和算赋两种人头税算下来就远比盐税来的多啊,为什么还说盐税是县里重要的财政来源呢。
因为口赋和算赋所得之钱财可不归县里支配,大头都得交给皇帝,而且如果收不上来还得想办法补亏空,碰到灾年或者农作物欠收的时候,收不上来是很正常的情况。
汉朝允许私自贩盐,所以盐税基本都留在了县里或者诸侯国自己所有,相比起其他东西,盐品类单一,已经算是最好收的商业税了,其他商品估计偷漏的更加严重。
仔细一想,这样的环境下,不偷漏是不可能的,不偷漏那些大商行怎么赚钱,之前的少府和手下的县吏们哪来的钱买房买地。
这就是为什么郡守直接给了霍仲孺少府职位的原因,因为这是一个肥差,可以说是最肥的差了,这才刚上任两天,就有人排着队来拜访了。
霍仲孺凝眉深思:“看来情况很严重。”
“阿父,你也看出来情况严重了?”
“看不出来,但是听你这么说我觉得情况非常的严重。”霍仲孺煞有介事的拍了拍桌子。
霍光一脸的无语:“阿父,你打算怎么做?”
“没打算,不知道。”
霍仲孺是个有正义感的人,比如之前在桑家酒楼帮着阿豪就是这样,只是盐税的事情毕竟太大,他也没经验,新上任更不知道怎么办好。
真要查,认真下手查,一查一个准,按照这个偷漏的情况任何一家盐铺绝对都有问题,但是也不是那么好查,这年代的帐可不像现代,突击检查,电脑一拉数据总能看出个端倪来。
只要我不记账,或者记着两本账,你就很难查。
不查,偷漏成风,县里的盐税跑的厉害,大盐商中饱私囊,养的膘肥体胖,反过来还得受制于他们。
查盐税,影响必然不小,还会影响少府院其他人的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