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去他的 (第2/2页)
求生欲让她什么都不顾了,直说自己穿越而来,所以知道朱棣一定会赢,一定会大批清算建文皇帝的人,她求他们逃,但母亲认为她发病了,父亲则认为她是看燕王大军逼近所以贪生怕死找借口。
然后,朱棣就真的打到了南京城外。
说真的,她觉得家里人并不惊讶,也许他们早就有意识,但自身骄傲不允许他们逃。
父亲将她和母亲送到外祖父家,然后就要进宫去护卫朱允炆。
临走前,父亲摸摸她的头,严肃刻板的脸上久违地露出笑容。
然后他握着妻子的手,真切道:“遵□□皇帝命,魂驻紫微宫,身死不悔。”
叶秀哭了,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更努力一点带他逃离,而事实是,就算她再努力,也动摇不了他早就准备好赴死的决心。
一直瞧不起他的外祖父眼中有泪,母亲更是泣不成声,但他还是决绝地走了。
当天傍晚,朱棣强攻南京,毫不费力破城而入。
叶秀遥望紫微宫,那里燃起了冲天的火光。
建文皇帝**,却没有找到尸首。
父亲再也没有回来,她寄希望于他和朱允炆一起逃了。
可朱棣召见群臣后,外祖父回来说,父亲为建文皇帝断后,最后自刎于朱棣阵前。
叶秀来不及伤心,另一个噩耗接踵而至。
外祖父的好友兼上司方孝孺拒绝为朱棣起拟即位诏书,还在大殿上当着百官的面痛骂朱棣大逆不道,不得正统。
很显然,他也说出了外祖父的心声。
叶秀这才想起,方孝孺就是历史上那位赫赫有名的“株连十族”获得者。
而当朱棣将方孝孺株连十族,紧接着清算建文之臣时,外祖父榜上有名。
叶秀再不跑就对不起自己了,外祖父有种以身殉道的觉悟,她只能带上母亲出逃。
南京城要乱一阵子了,她和父亲斗智斗勇四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于是买了条船躲在水上,她游泳比赛拿过市里的奖,在水里比在地上有优势。
出逃当天,外祖父被处刑,夜里,母亲想点灯祭奠,被她严厉制止。
母亲静静看着她,痛心她是如此贪生怕死,然后抽出袖中匕首,对着她。
叶秀人都傻了。
她的母亲一开始就没想逃,只是被她硬拽了出来,城里的动乱比预想的平息得要快很多,也许追捕的人已经嗅到她们的气味。
母亲一来丧夫又丧父,二来不愿面对建文朝的落幕,所以决定拉她一起殉死。
叶秀要哭了,哀求地说:“娘,我怕痛。”
母亲不忍她受苦,丢了刀抱住她,然后拖着她往小船边缘去。
叶秀汗毛竖起,挣扎着说:“不,娘,我不想死,我想活!”
尽管她觉得自己很冤枉,但母亲劝说:“燕王暴戾,大明已无药可救,不如我们早些去陪你爹与外祖,总好过纳入贱籍,充为官妓。”
叶秀知道她话说早了,大明的光辉还没闪耀。
至于贱籍和官妓的下场确实吓人,但她们也不一定被抓啊。
思考的片刻,叶秀被推入水中。
她挣扎浮出水面,被跳入水中的母亲拖着下沉。
母亲手里抱着东西,叶秀奋力挣开了她,反应过来时已经错失抓住她的机会。
湖底幽深,她下了必死的决心,抱着父亲沉甸甸的爱刀沉入水中,据说那是□□皇帝钦赐。
湖水深不见底,又是夜里,叶秀不敢呼救,只能不停上浮下潜地寻找。
时间流逝,生还的希望渺茫了。
叶秀渐渐认清一个现实,她救不了任何人,她唯一能救且渴望被救的,只有自己而已。
刚刚的动静惊动了岸上,有人影朝船靠近,船上不能待了,她游上对岸快步逃命。
衣服湿透了,晚风冷到骨头里,头发滴水成冰般贴在头皮,唯有眼泪是烫的。
她在夜色中狂奔。
去他的文人风骨,去他的武人忠义!
去他的建文,去他的朱棣!
她要活!
天王老子来了她也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