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吾之樊哙 (第2/2页)
清河崔氏的一位长者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紧握着扶手,满脸焦虑:“林威此举定是有了野心,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可若贸然行动,恐怕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我清河崔氏可派出细作,混入林威军中,探查其动向。”
try{ggauto();} catch(ex){}
陇西李氏的李蟠单手托着下巴,目光深邃,沉思片刻道:“林威若真有反意,对我们来说未必是坏事。
我李氏在官场人脉众多,当设法拉拢朝中与林威不和的官员,为我所用。”
赵郡李氏李毅代表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冷哼一声:“哼,他林威要称宗做祖。
我赵郡李氏财大气粗,可动用财力,收买江湖势力,以备不时之需,自然支持。”
荥阳郑氏的当家坐在角落里,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面色阴沉:“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局势如何发展。
我郑氏在辽国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必要时可用财力牵制他。
且派出我家的并蒂莲吹吹枕头风,试图说服林威与我们合作。”
太原王氏的家主王北仁微微颔首,表情严肃,语气沉稳:“不错,贸然行动,恐会引火烧身。
我王氏掌控着众多良田,可保障家族根基。
同时,加强家族内部的防务,以防万一。”
博陵崔氏的崔老爷子停下脚步,看向众人,厉声道:“我们要暗中收集粮草,一旦时机成熟,我博陵崔氏就拥戴林威称帝!”
崔平冲着急地说道:“那我们要不要派人去试探一下林威的真实想法?”
清河崔氏的长者崔濂连连摆手:“不可,此时若轻举妄动,容易打草惊蛇。”
李蟠随即的反驳道:“不试探怎么知道他的深浅?难道就这么干等着?”
李毅不耐烦地说道:“别争了,依我看,直接联合其他家族施压,逼他学那郭威,黄袍加身。”
荥阳郑氏的当家赶紧劝道:“莫要冲动,还需从长计议。”
太原王氏的一位年轻子弟忍不住说道:“如此畏首畏尾,何时才能解决此事?”
王北仁瞪了他一眼:“休得胡言!”
……
第二日清晨,府衙外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阳光洒在大街小巷,金色的光辉映照着古老的青石板路。
街边的店铺早早地开了门,伙计们忙碌地擦拭着柜台,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卖早点的小摊冒着腾腾热气,刚出炉的包子香气四溢,油条在油锅里翻滚,发出“滋滋”的声响。
当然,这些油条是林威传下来的,也算是造福百姓了。
与其进行鲜明对比的是,衣衫褴褛的流民们瑟瑟发抖。
他们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对粮食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李卫疆指挥着士兵们有条不紊地发放粮食,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都有份!”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双手颤抖地接过粮食,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他嘴唇哆嗦着,声音哽咽:“谢谢官老爷,谢谢!”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
一个瘦弱的孩童紧紧抱着粮食,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他兴奋地跳了起来:“有吃的啦,有吃的啦!”
一位妇女接过粮食,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她连忙拉着身边的孩子,说道:“快,给恩人们磕头。”
王诗韵和萧玉娆在帮忙过程中心中满是怜悯和疼惜。
王诗韵看着那些瘦骨嶙峋的孩子,眼眶泛红,心中想着:“他们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遭受如此苦难,只愿这点粮食能让他们多一些希望。”
萧玉娆一边将粮食递给流民,一边暗自感慨:“能为他们做一点事,也是我的福气,只盼这世间再无饥饿和困苦。”
王诗韵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萧玉娆说道:“姐姐,我想成立一家书院!”
萧玉娆一愣,疑惑道:“妹妹为何有如此想法?”
王诗韵轻声道:“夫君……呃,将军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孩子若能读书明理,日后或许能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萧玉娆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妹妹此想法甚好,若真能成事,定是功德无量。”
王诗韵坚定地说道:“姐姐,我已下定决心,还望姐姐能助我。”
萧玉娆握住王诗韵的手:“妹妹放心,我定全力支持。”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对李卫疆说道:“李公子,将军有请。”
李卫疆心中一紧,不知何事,赶忙跟着士兵前往府衙。
拿到粮食后的流民们开始纷纷盘算着未来。
有的打算先找个安稳的地方搭建一个简易的住所,然后开垦荒地,种些庄稼,期盼着来年能有个好收成。
有的则想着带着粮食去投奔远方的亲戚,寻个依靠。
府衙内,林威站在窗前,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地望着府衙外的景象。
他心中暗自思考:“此次开仓放粮虽解了流民的燃眉之急,但后续的安置问题才是关键。
如何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流离失所,这需要好好谋划一番。”
其他官员对于此次开仓放粮有着不同的态度和反应。
有的官员认为这是善举,能赢得民心,有助于稳定局势。
有的官员则面露担忧,觉得此举消耗了大量的粮草储备,会对城中的防守造成影响。
还有的官员在私下里嘀咕着,认为林威此举是为了邀功,心怀不轨。
林威看在眼里,只是在心中冷笑。
随即,林威进了密室,穿越到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