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十九章:灵帝之死下 (第2/2页)
张良写完后,待笔墨干后,刘御将玉玺盖在圣旨之上。
随后让叶旭进来,将玉玺放进锦盒交给他,并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
叶旭带着锦盒领命而去,刘御则是与姜子牙和张良相视一笑。
次日,刘御带着一个锦盒进宫面见灵帝。
躺在病床上的灵帝知道刘御来了,立刻让他进来。
刘御步入灵帝的寝宫,步伐稳健而庄重,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忧虑与关切。
寝宫内药香弥漫,烛光摇曳,映照出灵帝苍白而憔悴的面容。
“儿臣刘御,参见父皇,愿父皇龙体早日康复。”刘御躬身行礼,声音中满是诚挚。
灵帝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虚弱地抬手示意刘御上前。
“御儿,你来了。朕知你孝心可嘉,但朕这身子,怕是时日无多了。”他的目光中既有对生命的留恋,也有对未了的国事的忧虑。
刘御上前几步,轻轻握住灵帝的手,温言安慰道:“父皇切勿如此说,儿臣已遍寻名医,定能寻得良方,助父皇恢复康健。”
言罢,他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向正事,“儿臣此次前来,除了探望父皇,还有一事相商。”
灵帝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刘御从袖中取出另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密信,故作沉重地递上前:“父皇,这是儿臣之前在整理父皇书房时偶然发现的,似乎是父皇早前亲笔所写,关于国事之安排。
儿臣不敢擅自做主,特来请父皇明示。”
灵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随即示意内侍接过密信。他颤抖着手,缓缓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字迹虽仿得极像,却终究难掩差异。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灵帝似乎并未细究,或许是他内心早已对朝政无力,亦或是对刘御有着莫名的信任。
“确是朕之笔迹,御儿,你如何看待此事?”灵帝的目光变得深邃,似是在试探刘御的反应。
刘御心中一紧,表面却不动声色,他躬身道:“儿臣以为,此乃父皇深谋远虑之举,刘辩皇弟性情温厚,仁德爱民,若得此重任,定能安内攘外,稳固我大汉江山。”
灵帝听后,轻轻叹息,眼中似有泪光闪烁:“御儿,你长大了,也懂事了。
朕若真有万一,有你和辩儿在,朕也能安心离去。”
言罢,他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闭目养神起来。
刘御见状,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他知道,这第一步已经成功。他轻轻为灵帝盖上薄被,退出了寝宫。
离开之前,把锦盒放在书桌之上。
回到府邸,刘御立刻召集了姜子牙和张良,将宫中的情况详细告知。二人听后,皆是面露喜色,知道计划已顺利迈出了关键一步。
“接下来,便是要加紧联络朝中可靠之臣,同时密切监视十常侍的动向,确保万无一失。”刘御目光如炬,语气中充满了决绝。
姜子牙和张良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
而刘御则独自留在书房,凝视着那枚传国玉玺,心中五味杂陈。
这一场权力的游戏,一旦开始,便再无回头之路。
但为了大汉的未来,为了黎民百姓的安宁,他愿意背负这一切。
当天晚上,宫中传来灵帝驾崩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