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分封诸侯 (第2/2页)
南门之下,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
联军在火攻与伏击的双重打击下,阵脚大乱,纷纷败退。
而司州将士们则趁势追击,将敌军赶出了南门之外。
try{ggauto();} catch(ex){}
北门与南门的战斗虽然激烈,但在司州将士们的英勇抵抗下,洛阳城始终未被攻破。
刘御望着那坚固的城门和城内熊熊燃烧的战火,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无力感。
他知道,现在仅凭目前的兵力与战术,要想攻破洛阳城几乎是不可能的,加之天色已晚。
于是,他下令全军撤退,准备寻找新的战机。
随着联军的撤退,洛阳城再次恢复了平静。
然而,这场战斗的硝烟却并未散去,它预示着未来的日子里,洛阳城仍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考验。
当夜色降临,刘协在宫中召集李世民、杨坚、卢植、皇甫嵩、朱儁、李靖、魏缭等人商议如何击退刘御和诸侯联军。
夜色如墨,深邃而凝重,大殿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凝重而坚毅的脸庞。
刘协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带着几分疲惫与坚决:“诸位爱卿,今日之战虽暂退敌兵,然其势犹存,洛阳之危,迫在眉睫。朕欲问计于卿等,可有良策以安社稷?”
杨坚闻言,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有一策,或可解洛阳之围。
联军虽众,然其心不齐,各有所图。
我朝可许以厚利,封王裂土,分化其势。
使诸侯间相互猜忌,自相消耗,我朝则可趁机恢复元气,再图反击。”
卢植闻言,眉头微蹙,心中虽有不甘,却知此计或为当前唯一可行之路,遂未发一言,但眼中闪过的复杂情绪,显露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微妙立场。
皇甫嵩与朱儁对视一眼,亦是心中五味杂陈,他们虽为汉室忠臣,却也深知时局艰难,不得不权宜之计。
刘协沉吟片刻,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终缓缓点头:“杨卿之计,虽有违祖宗之法,但为解眼前之困,朕意已决。
即刻草拟诏书,分封诸侯,以安其心。
然,朕亦知此计非长久之计,诸位还需筹谋长远之策。”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此策虽能解燃眉之急,却也埋下了更大的隐患,但此时亦非计较之时,遂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所能,辅佐陛下重振汉室。”
杨坚见状,心中暗自松了口气,知自己提议已得圣心,遂继续言道:“陛下,分封诸侯之余,还需加强内政,整顿军备,广开才路,以图日后之复兴。
同时,可派遣使者,秘密联络那些尚存忠心的诸侯,共商大计,以内外夹击之策,彻底击溃刘御及其联军。”
卢植闻言,心中一动,知此计若能成,或可保汉室一线生机,遂道:“杨公所言极是,臣愿亲赴各地,游说诸侯,共襄义举。”
皇甫嵩与朱儁亦纷纷表示愿意出力,大殿之内,一股团结抗敌的氛围悄然升起。
刘协见状,心中稍安,他知道,虽然前路依旧坎坷,但只要君臣一心,定能克服万难,重振汉室。
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望着众人:“好!朕有卿等忠良,何愁汉室不兴?即刻传令下去,按杨卿之策行事,同时加强城防,准备迎接任何可能的挑战!”
夜色依旧深沉,但大殿之内,却已充满了希望与决心。
洛阳城下,战火未熄,但城内的人们,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更加艰难的挑战,为了汉室的未来,他们誓死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