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攻洛阳 (第2/2页)
杨坚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世民贤侄放心,老夫定当竭尽全力,誓死保卫洛阳南门!”
随后,李世民又望向李靖:“药师,北门乃敌军主攻方向,白起非等闲之辈,望你亲自前往,与将士们并肩作战,务必确保北门不失。”
李靖领命,身形一闪,已走下城头,直奔北门而去,身后跟着一队队精锐之师,气势如虹。
李世民则继续留在城头,目光紧盯着东、西两门,心中暗自盘算。
虽然洛阳城防坚固,但联军势大,不可小觑。
尤其是曹操与孙武,皆是当世名将,其麾下兵马更是勇猛善战。
正当他思索之际,一名传令兵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启禀李大人,魏缭大人请求增援,西门敌军攻势猛烈,我方伤亡惨重。”
李世民闻言,眉头紧锁,随即果断下令:“即刻调拨五千精骑,由我亲自率领,前往西门救援!”
言罢,他拔剑出鞘,剑光如龙,直插云霄,随后翻身上马,率领着五千精骑,如一道黑色闪电般冲向西门。
西门之下,曹操所率的联军正疯狂地冲击着城门,投石车与云梯齐上,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当李世民率领的精骑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战场上时,联军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李世民身先士卒,挥舞长剑,所过之处,敌军纷纷倒下。
他的英勇激励着每一个司州将士,他们奋力拼杀,誓死守卫着洛阳的每一寸土地。
与此同时,魏缭在城墙上指挥若定,他利用地利优势,不断调整火力,给予敌军沉重的打击。
一时间,洛阳西门之下,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双方陷入了激烈的拉锯战。
南门之下,杨坚披甲执戈,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岳,屹立不倒。
他亲自督战,每一声号令都掷地有声,激励着身旁的将士们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敌军在孙武的率领下,攻势如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每当他们以为即将突破之际,便会遭到杨坚麾下精锐的猛烈反击。
箭矢如雨,投石如林,南门之外,联军的攻势被一次次挫败,士气逐渐低落。
杨坚的目光穿过纷飞的战火,与城楼上的李世民遥相呼应,两人虽相隔甚远,但那份守护洛阳的坚定信念却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相连。
只要南门不失,洛阳便还有希望。
与此同时,北门战况亦是惊心动魄。李靖亲率精锐,与白起率领的联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北门作为敌军主攻方向,战斗之惨烈,远超想象。
李靖身先士卒,长剑所指,所向披靡,他凭借卓越的武艺与智谋,多次化解了白起的攻势。
城楼上,擂鼓声震天,战旗猎猎作响,为城下的将士们注入了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白起见状,眉头紧锁,他没有想到李靖居然这么难缠,但心里清楚洛阳城对于联军的重要性。
于是他命令部下不惜一切代价,务必突破北门。
一时间,联军攻势更加猛烈,箭矢如蝗虫般密集,云梯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图攀上城墙。
然而,李靖早有准备,他利用北门的地形优势,布置了重重陷阱与机关。
每当敌军靠近城墙,便会有巨石滚落,或是火油倾泻而下,将敌军焚烧成灰烬。
同时,城楼上的弓箭手与投石车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不断给予敌军重创。
北门之下,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战况异常惨烈。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军的攻势逐渐显露出疲态,而司州将士们则在李靖的率领下,越战越勇,士气高涨。
正当北门战况陷入僵持之际,洛阳城内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队骑兵如闪电般冲出城门,直奔南门而去。
原来,李世民在得知南门告急后,迅速调集了一支精锐骑兵,意图驰援南门,稳定战局。
南门之外,杨坚见援军赶到,心中大喜。他立刻命令麾下将士配合骑兵,对敌军发起反攻。
一时间,南门之下战鼓雷动,喊杀声震天,联军在突如其来的反击下,阵脚大乱,纷纷败退。
李世民亲自率军冲锋在前,他的英勇与果敢激励着每一位将士。
在他的带领下,司州将士们奋勇杀敌,将敌军逼得节节败退。
最终,在南北两门的共同努力下,联军终于被成功击退,洛阳城再次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