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穿越三巅之群英荟萃 > 第三百四十六章:元圣

第三百四十六章:元圣 (第2/2页)

教化百姓,正是这细火慢炖之功夫。”

刘御闻言,击掌赞叹:“姬公子真乃吾之知音也!孤正欲在各地兴办学校,广招儒士,教授百姓诗书礼义,使人人知书达理,共筑汉室之基。

此事若得姬太守与公子襄助,必能事半功倍。”

姬旦闻言,亦是心潮澎湃,道:“殿下胸怀天下,旦愿效犬马之劳,共襄此盛举。

家父亦曾言,教育乃国之大计,不可等闲视之。

旦定将此事禀报家父,共谋良策。”

夜已深沉,营帐外月色如水,洒满大地。

刘御与姬旦的交谈,却如同这月光一般,明亮而温暖,照亮了他们心中那条通往汉室复兴的道路。

送走姬旦后,刘御独自立于营帐前,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信心。

次日,刘御带着人马从广成关返回南阳。

等刘御回到南阳的时候,刘备和屈原已经在城门等着刘御的回来。

刘御刚下马,刘备便跪在地上,手上还捧着刘协册封他为淮南王的圣旨。

“臣参见主公,此乃洛阳册封臣为淮南王的圣旨,臣不敢私自接受,特来请主公定夺。”

“叔父请起。”刘御将刘备扶了起来,然后接过圣旨看了一遍。

“哈哈哈,叔父,幸亏你没有接受圣旨,不然孤可以要拿你开刀了,这封圣旨倒是真的,而上面盖的玉玺是假的。”刘御哈哈大笑的说道。

刘御的笑声在南阳城门前回荡,引得周围将士与百姓纷纷侧目,却也无人敢轻易插话,只觉这笑声中蕴含着深意与威严。

他轻轻卷起圣旨,眼神中闪过一抹冷冽,继续说道:“叔父,如今乱世,汉室衰微,诸侯各怀鬼胎,此等假诏,不过是他人借刀杀人之计,意在挑拨我等内部,我等岂能中计?”

刘备闻言,脸色微变,随即释然一笑,拱手道:“主公睿智,备险些误事。

只是,这背后之人究竟是谁,竟敢如此大胆,伪造圣旨?”

刘御轻抚长须,目光深邃:“此事不急,等回府中再商议。

眼下,更重要的是巩固我方势力,壮大实力,以备不时之需。”

言罢,他转而看向一旁静默不语的芈原,眼中闪过一抹赞赏:“芈大人,自您治理南阳以来,南阳文风日盛,民心归附,实乃孤之幸事。

接下来的日子,还需您继续辅佐,共谋大业。”

芈原躬身行礼,言辞恳切:“臣屈原,愿肝脑涂地,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臣以为,教化百姓,弘扬儒学,不仅可安民心,更可聚才俊,为主公日后征战四方,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刘御点头赞同,随即环视四周,高声宣布:“传令下去,即刻起,南阳城内增设学堂,广开才路,不拘一格。

凡有志于学,愿为汉室效力者,皆可入学受教。

同时,加强军备,训练精兵,以备不时之需。”

众将士与百姓闻言,无不欢欣鼓舞,齐声高呼:“主公英明!汉室复兴有望!”

刘备与屈原相视一笑,心中暗自庆幸能追随如此英主。

他们知道,刘御不仅有着过人的智谋与胆识,更有着一颗心系天下的赤子之心。

在随后的日子里,南阳城内外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学堂内书声琅琅,学子们满怀激情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露;军营中号令声声,将士们刻苦训练,誓要为主公效死疆场,这些自不多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