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铁血整编(求追读月票) (第2/2页)
……
卞祥带领的大军全伙入梁山。
大军自寿张县城以西的营寨迁移到寿张县与郓城县相交的水泊边,重新安下大寨。
不仅如此,李墨还收拢了寿张城外的流民,将他们一并迁移到大军驻扎的附近。
这里距离朱贵的李家道口酒店不远,周围良田、丘岭、山林等,有相当一部分是寿张县公田。
还有一部分分属两个大户,一姓李,一姓江。
姓李的大户以前曾帮助梁山买过不少物资,姓江的大户却是个仗势欺人鱼肉乡里的恶霸。
于是杜迁带领步兵营来了一场替天行道,打土豪分田地。
不仅得了大量浮财,还将这江大户刚刚收获的粮食以及为河北大旱储备的粮食,共计八万石,统统一举缴获。
分粮之后,江大户所在的大石村直接为梁山提供了六百青壮,外加一批石匠。
除此之外,朱贵安排人手在大石村建立互助会,以此种方式暗中控制大石村。
并将江大户土地收入互助会,再佃给原先佃户,仅收两成租子,其他各种杂税一概由互助会承担。
但事实上,朝廷再也收不到一个铜子的税。
多余出来的土地,直接被互助会佃给流民租种。
又在李家道口酒店左近为流民建起房舍,租/卖给流民住,流民们将可以分期付款慢慢还给互助会。
流民还能付出劳力参与建设工程,也能按天拿到工钱。
又安排几种互助店铺,为流民供应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
如此这般,此地迅速吸引大批流民来投,从一个临时营地迅速变成一个建筑工地。
此时的李墨没有关注这些,他的注意力全在整编卞祥带来的这支大军上。
从梁山军抽调出此前最善于和军卒谈话,引导诉苦大会的那批人,分入军中任命为兵长史。
先排查所有人的底细,记录在案,再进行全方位考核,最终会按照标准划分正兵、辅兵、义勇三类。
这日,湖滨大营内又一次响起了聚兵鼓。
无数军卒在各头目带领下,慢慢地汇聚到营地旁的校场上。
所谓兵过千,没有边,兵过万,没有沿。
此时,李墨站在点将台上,看着下方渐渐成型的军阵阵列,哪怕这些兵还没有经过真正的严格训练。
统一军服之后,也依然显出几分肃杀之气。
这段时间把潘金莲麾下的被服营忙了底朝天,幸好李墨后来出主意,让潘金莲将衣裳缝制分成不同工序,其中一部分工序分发给流民中的女眷去做,这才在短短时日里,给所有梁山军卒换上了新军衣。
考虑到未来与宋军作战,多有缴获,宋军多为红衣,为了方便再利用宋军军衣,李墨要求给红军衣外围缝制一道黑边即可。
当然,还会缝制特殊的臂套,以及打上黑色绑腿,如此就和宋军区分开来。
当聚兵鼓结束,所有姗姗来迟的人,无论头领、头目还是普通士卒,均被浑身甲胄的执法兵押到一旁。
李墨大声说道:“全军复诵,梁山义军军规第二条,‘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随着大嗓门军士的传诵,整个校场都将这条军规复诵了几遍。
李墨看向押在一旁的数十人,喝道:“军法官,执行军规,全部斩首!”
所有军士顿时大骇!
PS:书友哥哥们,再加把劲帮忙追读到最新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