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遍刘泽洲的童年 (第2/2页)
因为候静拿出自己私房钱的时候,也被老太太抢了去,按老太太说的,死了的人就不要跟活着的人抢生计了,老太太心安理得的将候静的钱塞进了自己的袜子里,还趾高气昂的说着,候静是替刘东尽孝的,后面也要继续如此,所有的钱都要如数上交,不能生出二心,还张罗着让大家伙儿帮忙作证。
周围人都在指指点点,可却没有一个人敢真正的站出来为他们母子出头,最后还是小老头出了这笔钱,办理好了一切,还在停灵期间请了地方戏,让这单薄的小院也热热闹闹一次。
后来啊,候静确实想着继续照顾这个老太太,可是却被老太太不是打就是骂,甚至是把家里的地都分文不要的给了她大闺女一家,说什么都是为了候静好,她一个女的也没法再种地了,不如静下心来想点别的营生。
候静编筐的手艺还算不错,她便开始晚上编筐,白天去集市上去卖。
一开始刘泽洲是留在家里,由老太太照顾的,可还没有两天,候静回来,就看到老太太和她大闺女一家在炕上津津有味的吃着烧鸡,却完全看不到刘泽洲的身影,问他们,他们也毫不在意的说,可能出去玩去了,还要加上一句,这孩子皮的很,太难管了。
候静最后是在耳房(房子旁边堆的小房子)找到刘泽洲的,找到他时,他正在吃着煤球,整个脸蛋,小手,甚至是牙齿都是黑的,看见妈妈回来,开心的笑着,伸出小手,向妈妈讨要着抱抱。
我不知道候静看见这样的画面时时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少年时刘泽洲和我提起时,是开心的笑着的,或许是由于他的眼睛太小,我捕捉不了什么有用的情绪,是记住了他那个骄傲满满的笑,仿佛在说“看我厉害吧,我小时候可是吃过煤球的。”而少年时的我也附和的真心觉得他厉害,不仅厉害还有钱,因为我家都没有烧过煤,只有木头。
事情的完整经过是小老头告诉我的,他也是从候静那里知道的,后来的候静就自己带着刘泽洲出去卖编筐。
刘泽洲是直接上的瓦舍,算不上学校,只是教一教算数。
看似艰苦却依旧有爱的生活就这样过了四年,直到候静再也熬不住,想要改嫁,她是想要把刘泽洲带走的,可是老太太不让,说这是他们老刘家的独苗,绝对不可以让外姓人带走。
候静也尝试过带着刘泽洲偷跑,但是会被老太太找当地的片警给抓回去,甚至还要大闹一通。
所以候静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丢下刘泽洲的,在我的认知里那是无可奈何,并不是抛弃。
可少年时的刘泽洲却觉得,老太太并不喜欢他,怎么会强留,如果真的强留,小老头又怎么把他带回来的。
对于这些我无法给他解答,只会干巴巴的说着小老头厉害,而刘泽洲就会说,当然厉害,编瞎话最厉害。